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典藏首屈一指(下)

今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对中国来说是一桩国际盛事,也在中国掀起世博热潮,而国会图书馆的丰富中文收藏,与百多年前在美国举办的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St. Louis Exposition) 也有一段渊源。 1904年美国在圣路易斯举办万国博览会,清政府派员参加,据史料记载:”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二月七日派溥伦为赴美国散鲁伊城博览会正监督。”清政府参展展品包括手工制品、青铜器、瓷器、丝织品、木雕、茶叶、丝绸、地毯、扇子、图书等。

 

圣路易赛会中国捐赠书目(国会图书馆)
圣路易赛会中国捐赠书目(国会图书馆)

《中国大百科全书》在有关条目下说明:”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博览会是1904年圣路易国际博览会。”虽然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究竟是哪一年还有很多争论(最早的说法是1851年伦敦世博会),但清政府在参加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后,将当时展出的图书177种作为礼物送给了美国政府。据国会图书馆所编的《圣路易赛会中国捐赠书目》显示,这批书包涵范围广泛,有经书、韵学书、诸子书、算术、历法书、兵书、医学、史部丛书、地方志、地图、诗文集等。这批书多为湖北省崇文书局(湖北官书局) 印刷。崇文书局乃是晚清四大著名书局之一,所刻之书质量很高,这批书的到来,给早期国会图书馆的中文收藏添色不少。

在国会图书馆的中文收藏中,首任中文部主任恒慕义 (Arthur William Hummel) 功不可没。国会图书馆1928年设立”中文部”,1931年改称”中文及日文部”,1932年改称”东方部”,1978年改称”亚洲部”。恒慕义1915年到中国传教,1928年回国,在华13年,除学习中文外,还爱上了中国文化,与冯友兰、胡适、顾颉刚成为朋友。他对中国历史语言有研究,对古钱币及古地图特别有兴趣。他的儿子恒安石(Arthur W. Hummel Jr.)八十年代中曾任美国驻华大使,是著名的外交家。 1928年恒慕义应国会图书馆之聘,担任新成立的中文部主任,他在这个位子上待了27年,到他退休时,中文藏书已近30万册,奠定国会图书馆在海外中文典藏中的大哥地位。

据已退休的亚洲部主任李华伟介绍,在早期的国会图书馆中文收藏过程中,美国首任驻华公使顾盛(Caleb Cushing)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顾盛与清政府签订条约时,特别加入” 准合众国官民延请中国各方士民等教习各方语音,…… 并准其采买中国各项书籍”条款。本来清政府是禁止外国人学中文的,自此以后,来华的外国人可以公开聘请中国人教中文,并且采购中文书籍。顾盛在华期间,收集购买了许多中文书籍,包括历史、医药、古典文献、诗集、小说等。他的藏书,后来由国会图书馆收购,约237种,2547册,称为”顾盛藏书”,国会图书馆编有《顾盛藏书目录》,不过知道与利用顾盛藏书的人不多。据居蜜博士介绍,顾盛藏书中有10本太平天国印书,很有价值,因为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下令烧毁了绝大部分太平天国印书,只有极少部分流传到海外。据我的简单调查,目前中国大陆收集的太平天国印书,并没有包括顾盛藏书中的版本。

此外,植物学家施永格(Walter T. Swingle)在中国利用福建、广东地方志的记载研究柑桔的生长规律,成果显著。他力倡国会图书馆收集中国地方志并帮助收购了413种方志,由此奠定国会图书馆收藏中国地方志的基础,成为国会图书馆中文典藏的特色之一。当然,前一篇博文中谈到的王重民对国会图书馆善本书的整理编目,也是十分值得一提的。

相关博文: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典藏首屈一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