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白宫参观记

到达白宫前天气阴晴不定,忽见两道彩虹,顺手拍下 (照片:Xiao)

十几年前刚到美国不久时,我曾到华盛顿游览并参观过白宫,那时参观手续十分简单,当天到白宫外排队,大概排了不到一个小时就随众人进入白宫,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到规定的区域参观。由于那时对美国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又是走马观花,所以对白宫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

位于白宫西翼的副总统办公室一角,边上便是访客入口(照片:Xiao)

2001年搬到大华府地区居住后,听说因为九一一恐怖袭击的缘故,白宫的保安大大加强,虽然按惯例依然对公众开放,但参观手续与九一一之前大不一样,游客不能像以前那样到白宫外直接排队,本国公民必须预先通过所在选区国会议员预约,由于参观人数有限制,所以预约一般要提前几个月;外国游客则必须通过所在国驻美使馆提出预约。由于手续比较烦,我也就没有再打去白宫参观的念头。但最近忽然有了一个机会,我认识的一位朋友的儿子在白宫担任要职,按规定白宫员工可以在下班后带亲友入内参观,所以就在上周五晚上再度前往白宫一游,此次收获颇丰。

这几天大华府地区连连下雨,气候闷热,很有点大陆江南黄梅天的味道,周五晚上到达白宫前天气阴晴不定,正准备进入白宫时,天空忽现两道彩虹,这在市区是很少见的,于是按下快门,拍了几张彩虹照,同行者十分高兴,连说这是好彩头。经过简单的安检,我们从西南面的出入口(Southwest appointment gate)进入白宫外围草坪,从这里到达白宫西翼,还经过了另外一道检查。

奥巴马与阁僚在时事观察室观看美军突袭本•拉登行动(照片:白宫)

我们参观的区域是白宫的西翼(West Wing),这个区域包括总统椭圆形办公室、副总统办公室以及其他重要白宫官员的办公室以及会议室,餐厅、玫瑰园等,可以说是白宫的心脏地带。过去几年大受欢迎的电视连续剧《白宫岁月》(The West Wing),就是以白宫西翼为背景拍摄的。朋友儿子的办公室也在西翼,他对此处十分了解,由他一路介绍,知道了不少西翼的“掌故秘闻”。

我们是从白宫西翼的地下室大门入内的,一进门右手就是著名的“时事观察室” (situation room),时事观察室是总统与阁僚及幕员讨论全球时事的地方,不久前美军击毙本•拉登时,奥巴马总统就是在这个房间内实时观看突击行动的,当时白宫摄影记者拍摄的一张照片被许多传媒采用,成为经典照。

从地下室直到二楼,无论是过道、楼梯还是各个房间,都挂了各种照片及油画。据介绍,白宫的这些照片以及油画,基本上每两个星期换一次,所以尽管房屋走道的格局不变,但由于经常换照片及油画,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们仿佛工作在新的环境中,这对长期在白宫高强度工作环境下的员工来说,也是一种调剂。

西翼地下室有一个不大的餐厅以及一个小餐室,供员工使用。据介绍,白宫的饮食由海军负责提供,朋友的儿子开玩笑说,这是因为海军的伙食特别棒的缘故,我问他价钱如何,他说只要付小费就可以了。看来在白宫工作,除了有“特权”可以带亲友参观外,得到免费饮食也是一个好处。据说白宫现有员工四百多人,那么海军每天提供的饮食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奥巴马踱步玫瑰园 (照片:白宫)

从地下室上到一楼,左手就是副总统拜登的办公室,绕几个弯, 就到了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椭圆形办公室是在房子的角上,紧邻玫瑰花园,花园中有小孩玩乐的地方,从椭圆形办公室的落地长窗看出去,小孩玩乐的地方一目了然,据说这样奥巴马总统在工作时,就可以看到两个女儿在花园里玩耍的情况。

椭圆形办公室内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放在中间靠窗的总统办公桌,这张办公桌是1880年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海斯的(Rutherford B. Hayes),目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那里还有一张一模一样的桌子。这张桌子来到白宫后,曾放置在不同的办公室,肯尼迪担任总统后,将其搬到椭圆形办公室内,其后历任总统就一直沿用下来,半个世纪以来,成为总统的专用办公桌。里根入主白宫时,由于他个子比较高,又带了一把自己喜欢的椅子,所以他的腿无法伸到桌下,但他又特别喜欢这张桌子,只好请人将桌脚垫高,使得他能够伸直腿。

椭圆形办公室内的办公桌,1880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所赠:(照片:白宫)

椭圆形办公室内的摆设,每位总统都不一样,奥巴马的前任小布什喜欢在室内摆设各种盆景花草,奥巴马则喜欢各种雕塑及艺术品,我特别注意到室内的两座人头塑像,一座是林肯头像,一座是马丁•路德•金头像。很显然,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对这两位对美国黑人民权做出最大贡献的先辈怀有深深的敬意,饮水不忘掘井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奥巴马的个性。

整个参观过程不到一个小时,感觉上白宫西翼并不大,除了椭圆形办公室外,每个房间都比较小,但整个布置颇有艺术博物馆的味道,没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给人的感受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