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The First Amendment of the U.S. Constitution)保障美国人享有言论自由。但是,这不意味着政府或公民赞同仇恨言论或亵渎语言。换句话说,虽然法律没有禁止仇恨言论,但社会在努力防止出现这种言论,并在出现这种言论时,努力减少其伤害力。以下事例表明,同仇恨言论作斗争的最好方式,是有更多的言论。
示威与反示威
人们都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包括仇恨。反对仇恨言论的人往往以自己的言论来同仇恨言论作斗争。2011年9月10日,特里·琼斯(Terry Jones)来到纽约的时报广场(Times Square),他身穿一件印有攻击穆斯林的口号的T恤衫,并发表反伊斯兰言论。周围一些人上前指出他这样做不对。接着,一个人开始唱起Beatles(披头士/甲壳虫)的歌曲“你只需要爱”(“All You Need Is Love.”)。这个人大声说:“各位,这是个自由国家。你们也唱起来!”,进而形成了一场即兴的针锋相对的示威。
公共人物
政府官员运用职权赋予的话语权,谴责仇恨言论,鼓励宽容。2010年,当特里·琼斯威胁要焚烧一本古兰经时,欧巴马总统发表了电视讲话。他说:“我只希望他明白,他要做的事完全与美国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这个国家所基于的理念是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
宗教领袖
许多宗教派别的领袖都对仇恨言论给予谴责,并通过举行跨信仰活动减少它的影响。许多跨信仰联盟曾经是美国民权运动的推动力。历史学家泰勒·布兰奇(Taylor Branch)指出:“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的毕生事业就是跨信仰。”马丁·路德·金领导的一个始于南方教会开始的运动得到了犹太拉比,佛教领袖和天主教牧师的加入参与,使种族平等的信息更加有力。今天,有29个全国性宗教组织参加的肩并肩(Shoulder-to-Shoulder)运动,与美国穆斯林站在一起,维护美国价值观。
执法官员
警察保护所有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因此仇恨言论很少引发暴力。警官都接受尊重所有人宗教信仰的培训,以便身体力行。例如,美国司法部让警官了解锡克教以及锡克教徒使用的包头巾和匕首,从而懂得锡克教的匕首是保护弱小无辜的职责的象征,因而不应被视为威胁性武器。
公民与社区领袖
普通人都可以产生影响。学校老师和社区邻里负责人可以传授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宽容精神,并在目睹欺辱现象时挺身与而出。联邦政府拨款协助城市和部落社区领袖举办教育活动,宣传如何防止冒犯性的言论。例如,在一项活动中,青少年制作了视频,鼓励同伴相互善待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