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日本东北地区遭受9.0级地震后发生海啸,俄亥俄州立大学日语教育学研究生塞思•罗宾斯特震惊,想到遇难者不禁悲伤起来,灾难第二天就开始计划援助的方法。3月14日他与东亚语言文学系的同学们开会安排捐赠事宜,当天下午在多语言系馆的大厅里设了捐款台。罗宾斯说因为是期末,大家都忙着考期末考试,他与同学们一起决定把1000美元为一个星期的捐款数额目标。第一个小时筹集了335美元,第四天已累积达到2270美元。

几年前在日本当过摩门传教士的罗宾斯被捐赠计划的收获深深感动。他说:“很多人颇大方,学生20块都捐,这个数额对学生来说也不少。很多学生来到捐款台坐上几个小时帮助筹钱,连教授都来帮忙。一个人用不着大量捐款,只要提供小贡献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俄亥俄首府哥伦布的北边有本田汽车厂,本田公司每年都把一群雇员派到那儿。俄亥俄州立大学也吸引很多来自日本的研究生,因此城里与周边的富兰克林县有4500名居民是日本人,全州日本人口7723人。哥伦布有日本超市、旅行社等各种服务。每个周末,哥伦布日本学校用日语教数学、科学等小学课程。日本也算俄亥俄州第一大外国投资来源。1997-2006年,日本教育部与哥伦布市合作开展教学交流项目,邀请日本老师来考察美国教育制度。俄州大日本研究所副主任珍妮特•斯塔基-史密斯说:“有几位仙台的老师参加过该项目,地震发生后我们给所有老师们打了电话,到现在还有一些老师没联系上。”

俄州大东亚研究系所捐的钱都要交给日本研究所处理。斯塔基-史密斯表示:“本校将会安排学生及教师写信给仙台的老师们,让他们知道有很多人在思念他们。我们也安排折纸鹤。日本老话说,如果折一千个纸鹤串成一线,就可以许个愿。我校折纸鹤串好后就把它们送到仙台去。”
星期天,都柏林浸信会日本小教堂举行追思礼拜,欢迎哥伦布所有居民过来祈祷和计划募捐安排。帮助小教堂安排追思礼拜的荘司佳勲说,“无论属于什么民族或信仰,我们都邀请大家来礼拜。一共有150人参加,真是跨越宗教与文化的界限了。除了两位牧师,还有一位代表哥伦布穆斯林教社区的发言者。礼拜之后我们分成四个小组,包括募捐音乐会小组、学校项目小组、筹款小组及祈祷小组。未来几个月,这些小组会收集捐款、衣服、日用品等交给设在本市的日本轮船公司送到日本去。我们也想跟学校合作,让学生们画画、写卡送给日本的小朋友。”这个小教堂长期与海地有友好往来,并在去年海地地震后,提供了很多服务与补给品。今年发生自然灾难后,小教堂再次哀悼遇难者,同情幸存者。
荘司先生的岳母1995年在神户地震中遇难。荘司先生说这次地震海啸后得知亲戚没有受伤便放心了,但也“因放心而内疚” 。不过,荘司先生参加周日的礼拜感觉很乐观。他说:“美国人很能干,很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