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上班搭车的时候,多年前的一幕就会再现眼前。
从我们家进城大约30英里(合50公里左右),其中四分之三是高速公路。这一段高速公路很特别。它分成三块,左右两块各3到4车道,一边往北进城,一边往南出城,属于正常车道。特别的是中间一块两个车道。周一到周五上班的日子,从午夜到上午11时左右开放进城,经过一个小时的清道间歇期,下午改成出城的方向。更加特别的是,早上6点到9点,下午3点半到6点,摩托车与油电混合车除外,其他车辆需要坐3个人以上才可以进入。我们把它叫做“共乘车道(High Occupation Vehicle Lane)”简称HOV。
这样规定的目的是鼓励大家共同乘车,减少交通堵塞与空气污染。高峰时段使用共乘车道从我们家进城只要40多分钟,走旁边的正常车道要多花一倍以上的时间。
政府设立一个免费电话和网址,需要寻找乘车伙伴的人通过这个“红娘”找到对象,大家把车开到交通部门在进入共乘车道之前兴建的大型免费停车场,乘坐一个人的车进城,下班再一起回到停车场,分别开自己的车回家。三个人轮流开车,或者分担车耗费用。
有没有少于三个人使用共乘车道以身试法呢?有。但是抓住会被罚款和/或记点。初犯罚款125刀;再犯加倍250刀,记三点;三犯500刀/三点;四犯1000刀/三点……,比凌迟处死还难过,不是吗?但是因为政府预算问题,不是天天都有交通巡警执法,因此有人临时遇到急事、又找不到共乘伙伴,会在高峰时段带着侥幸心理进入共乘车道。
多年前的一天,我因为工作关系一个人早上开车进城。在停车场捎上两个搭便车的上班族(英文叫Slugging。关于Slugging下一篇再讲),合法地进入了共乘车道。刚刚进来就看到一辆警车闪着警灯在执行任务,违章进入的一辆车沮丧地停在路边。
“活该他被罚,”我脱口而出,“下回他该记住了。”(No wonder he gets fined. It’ll remind him in the future.)
几乎同时,坐在副驾位子上的那位中年妇女也说了一句话:“可惜了啦,急事儿反而给耽误了。”(I feel sorry for him. The more hurry, the less speed.)
本来还想和乘客聊聊天气、新闻什么的,但是喉咙好像塞了一块棉花。一路上半个多小时,除了进城后她们下车时互道再见、感谢,我再也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