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乐趣的游轮旅游(下)

这些年由于经济不景气,全球旅游业普遍遭遇难关,但游轮业的发展势头依然不减,2010年全球游轮业的营业额估计为26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7.4%。其中北美(美国及加拿大)约为160亿美元,占58%,欧洲为72亿美元,亚洲为24亿美元,南美为6亿美元,澳大利亚为5亿美元,中东及非洲为1.3亿美元。

来自菲律宾与越南的餐厅服务员笑容可爱
来自菲律宾与越南的餐厅服务员笑容可爱

为了应对游客捂紧腰包的压力,游轮业者除了大幅减价外,还大力改造翻新原有游轮使之更为舒适。此外建造了不少大型超豪华游轮,目前15万吨级以上的游轮并不少见,最大的游轮是国际皇家加勒比公司(Royal Caribbean International)的“海洋绿洲号”(MS Oasis of the Seas),该船总重22万5千吨,载客近6300人,造价14亿美元,航行于佛罗里达州至加勒比海航线。

据“游轮市场观察”的统计,北美游轮乘客的家庭收入平均为93000美元,其中69%的人受过高等教育,花费在游轮旅游上的钱,包括来往港口的机票以及到达观光地后的导游服务,加上船上的小费等各种开销,平均每人约1900美元。而游轮业者在每个乘客身上赚到的钱,2010年的估计是207美元(Average cruise revenue per passenger )。如果按此计算的话,我这次搭乘的挪威之晨号游轮可以载客约2200人左右,航行一周,游轮公司赚45万美元,一个月赚180万美元。按全球2010年有1840万乘客计算的话,游轮业净赚38亿美元,显然是不错的生意。

游轮上除了乘客动辄上千外,船上工作人员的数目也不少,一般情况船员与乘客的比例是一比二。以挪威之晨号为例,船上乘客2200多人,船员总数约1200人。船上30多个部门的主管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巴巴多斯、罗马尼亚、印度、菲律宾、南非、智利、澳大利亚、瑞典、克罗地亚、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而船员则来自75个国家,简直就是一个小联合国。其中最多的当数菲律宾人,约占总数的70%,而在餐厅工作的服务人员绝大多数是菲律宾人,这些餐厅服务员被招聘上船时,与公司签订10个月的合约,资格是必须具有大专学历与一年以上宾馆相关工作经验。这让我想起香港的菲佣,

钢琴师符拉基米尔来自拉脱维亚
钢琴师符拉基米尔来自拉脱维亚

她们绝大部分也有大专学历,受过专门的家政训练,这些菲律宾人吃苦耐劳,将在外打工赚的钱寄回家,为国家增加数十亿美元外汇,为菲律宾的经济做出很大贡献,所以当年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曾赞扬香港的菲佣是国家英雄。

游轮船员的工作通常采用合同制,聘期从4到10个月不等,基本上没有带薪休假或退休金等福利,到期视工作表现决定是否延长合同。不过船员在船上的食品和住宿都是免费的,所以上船工作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开销,每月的收入就是存款。

我们在威尼斯餐厅吃饭时,每晚弹奏钢琴的钢琴师符拉基米尔来自拉脱维亚,现在定居在加拿大,他说他的合同是4个月一签的,他是第一次上船工作,在挪威之晨号工作了两个多月,不过下一个月他便要去同一家公司在地中海上航行的另外一艘船工作。我问他是否习惯船上的生活,他表示还不错,只是不能与家人在一起,有些寂寞。

过去认为海员是既危险又辛苦的职业,不过从游轮的设施条件来看,在游轮上工作,对许多人来说,尤其是对经济不太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

 (照片均为Xiao摄)

菲律宾歌手演唱美国乡村歌曲
菲律宾歌手演唱美国乡村歌曲
船上工作人员接受乘客鼓掌致意
船上工作人员接受乘客鼓掌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