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之九美国人信仰上帝

位于加州Garden Grove的现代建筑风格大教堂 (照片:Buchanan Hermit)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由清教徒建立起来的国家,当年来到新大陆的移民,许多就是受不了欧洲大陆的宗教迫害而来到这里寻找新家园的新教教徒。美国独立后,宗教自由在这个新大陆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之一;1956年国会正式通过法案将“我们信赖上帝”(In God We Trust)作为美国的座右铭; “上帝保佑美国” 这句话是美国人的口头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是一个以上帝为精神支柱的国家。最新的盖洛普民调发现,有92%的美国人说他们信仰上帝,说不信仰上帝的有7%,不置可否的占1%,也就是说,十分之九的美国人信仰上帝。

位于康涅狄格州的三一学院两位学者在2008年做过一项“美国人宗教信仰调查”(AMERICAN RELIGIOUS IDENTIFICATION SURVEY),这个调查发现在所有信徒中,76%是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徒以及新教徒),其他的为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徒等。

根据盖洛普的调查,目前虽然有92%的美国人信仰上帝,但这个比例比半个世纪前却有所下降,1953年至1967年间,盖洛普曾做过四次民调,当时信仰上帝的民众高达98%,这说明五十年来,民众中信仰上帝的比例在下降。这个现象从现实中可以得到验证。目前许多美国基督教教会出现信徒减少、周日上教会做主日崇拜的人数更少的现象,不少教会中年轻信徒面孔不多,大部分是中老年信徒,有一些教会因此不得不将教堂转手给其他教会。不过,与此同时,华人教会以及韩国人教会却发展很快,大批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纷纷步入教堂,在这些新信徒中,留学生(包括访问学者)是主力之一。

马里兰华人浸信会诗班在父亲节献唱 (照片:Xiao)

总部设在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地区的华人传教机构“基督使者协会” 成立于六十年代,由来自港台的传道人及留学生组成,专注学生事工,目的是在大学校园传播福音,为基督赢得华人学生和专业人士。半个世纪以来这个组织不断发展,利用各种方式传播福音,创办了《使者》杂志、主办学生暑期退修会、在大学校园中牧养学生、推动华人基督徒参与短宣、还在北美地区举办华人差传大会。使者协会的事工包括文字、出版、培训等,他们出版的《游子吟》早已成畅销书,销售量超过40万册,影响了千千万万的留学生,带领许多人步入教堂。

我所居住的大华府地区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相比,华人人数虽然不及他们那么多,但总的来说也不少,保守估计在十几万人以上。大华府是首都地区,联邦政府在此地办公,雇用了不少华人;加上国家卫生研究院也在这里,从中港台到国家卫生院做研究的华人不少,所以,相对其它地方的华人社区来说,此处华人的特点是高学历者比例高、毕业后因为工作关系搬到此地的留学生比例很高。这些人中基督徒不少,目前大华府周围的华人教会有几十家,光是在马里兰洛克维尔市周围就有六家。有些教会规模比较大,人数上千,有自己的教堂,主日崇拜分成粤语、英语、国语、青年、少年敬拜等,以满足不同信徒的需要;也有一些教会人数较少,不到百人,虽然没有自己的教堂,但会众参加崇拜的热情不亚于大教会。

马国富在做见证 (照片:Xiao)

除了华人教会外,还有一些以音乐作为事工的团体,如“佳音艺术事工团”等,经常举办音乐会,通过歌声传播福音。我认识的一位信徒马国富来美前是南京市歌舞团团长、指挥,到美国后成为信徒,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多次指挥“佳音”演出,深受赞誉,很得观众喜爱;他也在教会中服侍,帮助教会诗班排练。马国富在今年的父亲节作见证时,说到二十多年前刚来美国的情景: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街上遇见一白一黑两位可爱的十几岁女孩向他传福音,说“基督爱你,基督爱我,基督爱大家”,虽然语言不是太通,但他深受感动;这两个女孩又将他领入教堂,教会的会众在各方面给了他许多帮助,使他度过了最初的生活难关。马国富说永远不会忘记这两个女孩的笑脸,她们好像就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