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雨每年都在孟加拉国造成河流涨水,泛滥成灾。
在洪灾年年致使8000万人处境危险之时,阿米鲁尔·侯赛因(Amirul Hossain)等气象预报人员肩负重任,力争尽早向当地居民发出准确的警报。
侯赛因有一个观测孟加拉国各条河流的独特视角。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们第一次能够抬头看天空……以发出洪水预报。”

侯赛因是孟加拉国洪水预报及警报中心(Bangladesh Flood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Center)的总工程师,一个名为“杰森-2”(Jason-2)的卫星使他的工作有所改观。过去,孟加拉国的河流传感器能提供数据,提前三到五天预报危险的洪灾。而“杰森-2”卫星能观测到上游更远的流域,乃至孟加拉国境外很远的地方的上游源头。预警中心将卫星实时数据与自己的预报模型相结合,能在涨水之前八天向当地居民发出警报。
侯赛因说,提前发出警报至关重要。人们能有时间搭建平台,提升房屋高度不致被洪水淹没;他们还能进行疏散并决定如何安置庄稼和禽畜。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孟加拉国遭遇洪灾的风险有所加剧,而开放数据是减轻这种影响的途径之一。除洪灾预警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美国国际发展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结成的伙伴合作项目SERVIR还提供了其他工具,让当地的决策者能够利用卫星数据进行决策。

SERVIR 正在世界各地提供服务:在中美洲地区,该项目向渔民发出赤潮预警。在尼泊尔,该项目能够协助消防人员[请见英文资讯],并在今年发生重大震灾之后支援救灾行动[请见英文资讯]。现在,在湄公河下游(Lower Mekong)地区新设的一个中心将帮助该地区领导人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孟加拉国的预报工作已经有所改观。气候变化专家詹妮弗·弗兰克尔-里德(Jennifer Frankel-Reed)表示:“在最近这个季风雨季,我们所看到的洪水灾情以往大概会夺去两千人的生命,而这次只造成17人死亡。”
将开放数据与地方性知识相结合,即便是最重大的问题也能切实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