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焚烧古兰经:不给偏见以首肯,不予迫害以辅助

近日来,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之间互相容忍的问题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热点。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Gainsville一个只有50名会众的福音教派会所牧师扬言,要在这个周末纽约世贸中心恐怖袭击事件九周年纪念日焚烧古兰经。在此之前,关于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附近建造一座清真寺的计划也在美国民众当中引起激烈辩论。

 

美国政界、宗教界人士乃至驻阿富汗的最高指挥官彼得雷乌斯都对此表示关注。总统奥巴马早在813日于白宫举行的伊斯兰斋月开斋晚宴上的讲话中就曾经说:作为一个公民,作为总统,我认为穆斯林和我们国家的每一个其他人一样有信仰自己宗教的权利。这包括遵照当地法律和法令,在曼哈顿下城私人土地上建造礼拜场所和社区中心的权利。他还说,美国对宗教自由的承诺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۰克林顿已经就扬言焚烧古兰经一事多次表态。97日克林顿在国务院的年度开斋宴上讲话说,该牧师宣称要焚烧古兰经是不恭敬和羞耻的行为,美国所有信仰的宗教领袖……都发出了明确、毫不含糊的谴责。克林顿国务卿还说:我们对宗教宽容的承诺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你们许多人知道,1790年,乔治۰华盛顿曾给罗得岛州新港市的一个犹太教堂写过这样的话:这个国家不给偏见以首肯,不予迫害以辅助

 

华盛顿所说的美国不给偏见以首肯,不予迫害以辅助to bigotry gives no sanction, to persecution no assistance)是对信仰自由一个极好的诠释,是美国人自身经验的总结。这句话出自新港市犹太教堂(Congregation Kahal Kadosh Yeshuat Israel,后来更名为图罗教堂,Touro Synagogue)执事摩西۰塞沙斯 (Moses Seixas),但是经由华盛顿而成为美国人争取信仰自由的箴言。

 

最早到北美定居的英国人有一批加尔文教派清教徒,他们不承认国王具有解释教义的权威,因而受到歧视和迫害。其中102人在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现在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创建了英国在美洲最早的殖民地之一。但是这些人带有自身的偏见,随着他们势力的扩大,对不同教派和信仰的排斥乃至迫害逐渐出现,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发生对传播不同教派思想者处以酷刑的事情。

 

罗得岛和普罗维登斯种植园就是由一个主张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因而在马萨诸塞受到迫害的新教神父罗杰۰威廉姆斯(Roger Williams)创建的。但是这个以标榜自由为荣的殖民地仍然有它的局限:对于追随自由的曙光来到新大陆的非基督教信徒依然带着歧视的眼光。尽管这里是早期犹太人来到北美的最佳选择,但是他们要取得公民资格却比其他人难得多。

 

当年罗得岛是一个比纽约港毫不逊色的航运中心。在殖民地争取独立的革命战争时期,罗得岛最大的商船队老板阿伦۰洛佩兹(Aaron Lopez)为革命军走私进口了大批武器弹药,在英军占领罗得岛期间遭受重大损失。就是这样一个为创建美国做出过贡献的知名人士,只因为是犹太人而长期无法取得公民资格。

 

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十三个州联合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1790年华盛顿上任后代表联邦政府到各州巡回访问,于是塞沙斯以他们犹太教堂的名义给华盛顿写了一封信,寄希望于新建立的联邦政府,特别是以开明著称的新任总统贯彻宗教自由和人人平等的承诺,搬掉阻挠犹太人享受和其他种族同等权益的障碍。

 

塞沙斯在信中说,美国联邦应该是这样一个政府,它不给偏见以首肯,不予迫害以辅助,它应该给所有人提供良心自由和给于公民权,所有人而不论其来自何方、口音如何还是讲不同的语言,都应该是这个伟大的管理机构当中平等的一员

 

华盛顿在回信中原封不动地引用了塞沙斯关于政府应该给所有人提供良心自由的这句话:不给偏见以首肯,不予迫害以辅助,后来成为美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时至今日,新港市图罗犹太教堂每年都会在华盛顿回信的纪念日聚会上朗读这封信,让人们牢记美国是一个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国度。

 

佛罗里达州那位牧师要焚烧古兰经的做法,和他所说的极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所作所为一样,也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极端行为。因为虽然他焚烧古兰经可能目前不触犯法律,但是却严重违反了信仰自由的精神。尽管美国宪法保护人们的言论和表达自由,但是对于这种极端行为,我认为将来有可能考虑采取立法程序予以禁止,就像该牧师原来还申请在教堂地域焚烧十字架,被地方当局裁定违法而不得实施一样。

 

不给偏见以首肯,不予迫害以辅助,这是绝大多数美国人信奉的为人基本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