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假期,是我在美国访问和读书期间的校友一年一度的团聚时间。今年的聚会地点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希尔顿海角岛(Hilton Head Island)。那里是美国东南沿海地区一种英美与西非杂交语言文化——古拉(Gullah,在佐治亚州称为Geechee)文化得以保存的地方。
十七和十八世纪,大英帝国垄断了大西洋上的非洲奴隶买卖。来自中非和西非不同部落的黑人奴隶以英语为主、混杂各部落方言形成了西非皮钦英语(Pidgin English,中国的洋泾浜英语是皮钦英语的一种)。其中一部分主要来自加纳、安哥拉、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黑人奴隶,在北起北卡罗来纳南部、南至佛罗里达北部沿海地区和离岸海岛的种植园先后种植水稻、烟草和棉花等作物。相对孤立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在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庄园主们纷纷离去,自由了的黑人局限于海岛和沿海低地,使得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得以保存至今。

过去人们曾经认为古拉语言只不过是英语的变种。1949年非洲裔美国语言学家洛伦佐•特纳出版了专著“古拉方言的非洲本源”(Africanisms in the Gullah Dialect),他不但确认了古拉语中多达300个非洲各地方言、4000个非洲姓氏,实地采集了岛民用曼德语、塞内加尔语等语言背诵的诗歌故事,而且证实了古拉语言中的西非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和语义特征。从此主流语言学家逐渐认同古拉语的非洲语源。
古拉文化与她独特的地理和物质条件密不可分。人们将牡蛎壳烘烤之后碾成粉末,加上等量的贝壳和沙子用水调和,成为当地人称之为“Tabby”的独特混凝土。至今还可以在这一地区见到南北战争之前用Tabby建造的庄园遗址。
我亲眼目睹当地土著用一种甜草(Sweetgrass)编织日用器具,包括草篮、果盘和储物罐,质地细腻,做工精美,令人爱不释手。然而价格不菲,一个小小的3寸坚果盘就要45美元,12英寸左右的草篮要价400至600美元。
古拉餐饮也是古拉文化的一大特色。原产埃塞俄比亚的羊角菜做的汤,花椰菜,牡蛎、贝类以及各种豆类菜肴和糖渍甘薯甜点都十分可口。如果是在夏天,还可以欣赏当地土著表演的民族歌舞。
2006年美国国会授权建立了Gullah/Geechee联邦文化遗产走廊,设立了专门委员会进行调研、维护和管理,成为国家公园系统的一部分。就在不久前,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约圣经》古拉语译本正式出版。
过一段时间有空,我会去位于首都华盛顿的美国历史博物馆,寻找有关古拉文化更多的资料,有机会再与朋友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