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媒体人聚会美国 华文传媒引人注目

秦枫指国务部副部长伯恩斯答听众问“冠冕堂皇”
秦枫指国务部副部长伯恩斯答听众问“冠冕堂皇”

最近这几天来自125个国家的约150名传媒人士来到华盛顿,参加“爱德华•默罗记者项目”为期三周的交流活动,今年的项目从10月25日开始到11月13日结束。大部分媒体人士年轻有为,充满朝气与活力。在这些媒体人士中,特别引起我兴趣的是几位华文传媒人。一位是香港凤凰卫视北京节目中心的资深记者秦枫,据说秦枫曾因一条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喝中国牛奶的新闻被温家宝点名,从而名声鹊起。她说话语速很快,思维也很灵活,与她短暂交流后,发现凤凰卫视的确厉害,吸引的传媒女杰不少,秦枫算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位是来自凤凰新媒体互联网视频中心的高级策划主编刘星,刘星说话十分谦和,想不到她曾采访过许多各国政要,如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副首相普雷斯科特以及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等。另外一位是来自香港《亚洲周刊》的吴海刚(柴子文),吴海刚原来在《南方周末》工作,有十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现任《亚洲周刊》编辑。说起来他与我是《亚洲周刊》的前后同事,所以感觉十分亲切。他的文章很多,包涵面很广,看得出是一位经验丰富、文学功底很好的传媒人。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驻北京的首席特派员韩咏红也是这批华文传媒人中的一位,她曾三入西藏,对西藏的情况有第一手的了解,显示她作为一个媒体人的敬业精神以及职业水准。

刘星与吴海刚:聚精会神阅读有关材料
刘星与吴海刚:聚精会神阅读有关材料

10月26日全体参加者在国务部会议大厅与国务部高级官员交流,现场有同声翻译,我发现翻译的语种包括阿拉伯语、法语、俄罗斯语以及西班牙语,唯独没有中文,表明这次参加活动的华文媒体人的英文水平较高。国务部负责政治事务的副部长威廉•伯恩斯(William J. Burns)向活动参加者介绍了国务部的情况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秦枫对于伯恩斯的回答不大满意,指出伯恩斯的回答只是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官话,没有涉及实际问题。不过她表示前一天与美国同行的交流收获不小。

默罗记者项目是2006年由美国国务部设立的一个国际交流项目,主要邀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传媒人士前来美国参观访问,迄今为止已经有600多名外国传媒人士参加了该项目。设立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不同国家的传媒了解媒体在民主社会的责任与权利;了解美国传媒及其作业方法、标准;深入了解美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了解媒体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挑战。

韩咏红曾三入西藏了解当地实际情况
韩咏红曾三入西藏了解当地实际情况

默罗记者项目的参加者先在华盛顿集中参观,然后按地区以及语种分散成许多小组,到美国各著名新闻学院进行学术研讨和参观活动,了解美国媒体是如何报道政治、政府、公民生活以及小城镇基层政治事务的。最后各小组汇聚纽约,参观知名媒体,与相关人士座谈,了解美国以及全球媒体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等。今年参加者将会在各个州现场观摩美国中期选举,来自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参加者将前往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短期修学,同时观摩当地的中期选举。

默罗是美国新闻史上著名人物之一,二战期间他曾在伦敦从住房的天台通过无线电台现场报道战时新闻,大获成功,被誉为“美国之声” (Voice of America)。20世纪50年代时电视成为“新媒体”,他制作的电视新闻证明“新媒体”可以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深入的报道,他在那一时期的报道,涉及了许多争议很大、难度较高的政治话题。默罗曾经担任过国际教育研究所助理所长以及美国新闻署署长,特别重视国际交往以及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以他的名字命名国际传媒人士交流项目,实在很符合他的心意。

每年的默罗记者项目参加者都由美国驻各国使领馆负责甄选,所有费用由该项目支付。有意参加该项目的传媒人可以直接与所在国使领馆联系,索取申请资料,不必通过第三者。国务部负责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的副部长朱迪思•麦克黑尔在欢迎今年默罗记者项目参加者时表示,新闻自由和新闻工作是任何社会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个关键因素离不开拥有专业技能、新闻资源并且愿意奉献给新闻事业的传媒人。 (文中照片均为Jianan 所摄)

各国传媒人自由交流
各国传媒人自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