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几天的阴雨终于稍有停歇,两年一度的太阳能十项全能大赛现场迎来了第一波热潮。星期日华盛顿国家大草坪西南的西波托马克公园人流不绝,从一大早开始,不但河边的停车位全部占满,就连远在杰斐逊纪念堂南边的几个停车场也是一位难求。
自从9月23日大赛开幕以来,我已经是第二次前来采访,这次目标比较明确:首次代表中国参赛的同济大学团队和展示建筑。
美国能源部2002年首次举办住房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从2005年第二届开始定期隔年举办,今年是第五次。每次比赛都有大约20所大学参加竞争,学生们在教授指导下,设计、建造实用的太阳能住房,通过对建筑设计、工程结构、水电利用、居家适用等十个方面的评价,选出既高效节能、成本低廉又能赏心悦目、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自从马德里理工大学参加第二届比赛以来,这项活动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响应。去年在西班牙举办了首届欧洲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国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则将在2013年举行。这次是中国大学生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比赛。

同济大学这次参赛的作品是一栋Y形房屋,Y形的每个臂改造利用了2个回收的集装箱,所以把它叫做Y-Container。Y是汉语拼音“阳光”的第一个字母,利用太阳能又是竞赛的初衷和主题,所以同济大学代表队将这栋房子命名为“阳光集装屋”。
阳光集装屋的设计针对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上海的白领夫妇,期望用这种容易拼装、便于运输的方式为中国房价最高地区之一的年轻人提供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替代方案。它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热水和采暖,利用真空绝热材料和相变材料为住房被动保持和调节温度,Y字形的中央部分以不消耗能源的自然对流方式向房屋的各个部分输送新鲜空气。
参观人群在同济大学的展馆前排起了队伍,来自上海的同学们在房屋的不同部位热心地为观众讲解,演示可折叠的睡床,移动可以调整空间布局的活动隔板,解答人们的各种问题。张辑同学是同济建筑系的硕士生,他告诉我,他们这个团队一共30人左右,包括建筑、土木工程、暖通空调、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的同学和老师,还有两位学校的工人一同来到美国帮助安装。

他们是9月6日到达华盛顿的。经过紧张的准备工作,于9月14日开始安装阳光集装屋,克服了运输过程带来的损坏等困难,终于在开展的当天通过了建筑规范的所有检查,于9月22日下午迎来了第一批观众。第二天是开幕式,当天同济大学的作品曾经一度在19个学校和团队当中领先,得到评委分24.841分,名列第一,观众评分则名列第三。
张辑同学说,他们这次参赛,在美国要逗留一个月左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华盛顿的比赛现场。活动结束后也会到几个地方参观学习。同济大学团队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美国,张辑说这次参赛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自己做了一件展品,但是看到了将近20件其他人的作品,其中很多是书本上没有的,包括新的概念、材料和技术,对自己有很多启发。
中国目前在太阳能利用产品上,特别是太阳能电池板产业,因为政府的大力扶助而迅速发展,去年已经占到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这次同济大学来美国参加竞赛,以及明年将要举办的中国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将对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起到促进作用。
(所有图片除注明者外,均为Jianan拍摄)




相关文章:
雾谷飞鸿/美国参考
Tweets by MeiGuoCanKao
https://share.america.gov/zh-hans/
手机雾谷飞鸿
http://m.usembassy.gov/128065&t=d066a6d0da4e3a13f9dffed0b763262b
本文无版权限制,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