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Broadway)从未见过像《汉密尔顿》(Hamilton) 这样的音乐剧。

这部说唱式嘻哈音乐剧讲述了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的生平: 从出身贫苦的孤儿和来自加勒比地区(the Caribbean)的移民,到美国独立战争(Revolutionary War)时期声名大噪。他一贯坚持美国宪法精神,曾任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这部音乐剧获得16项托尼奖(Tony Award)提名,并荣获11项。

大多数观众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对教科书中美国开国元勋的事迹耳熟能详,现在他们学到了新的一课。少数族裔演员在《汉密尔顿》中扮演了所有的主要角色。开国元勋们实际上都是白人。有些人还是奴隶主。没有一人是说唱歌手。

Lin-Manuel Miranda (© AP Images)
《汉密尔顿》的作者和主演林·曼努埃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在纽约彩排前留影。该剧已获普利策奖。(© AP Images)

美国自建国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剧的作者、作曲家和主演林·曼努埃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说:“我们的演员班子体现了美国的多样性风貌。” 他本人是波多黎各(Puerto Rico)双亲的儿子。

你几乎不可能买到门票,除非是两万名学生中的一员,作为美国历史课的一部分,他们可以购买10美元的门票入场。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为入选的多样性学校支付购买门票的费用。普通观众的票价要高得多。

《汉密尔顿的革命》(Hamilton the Revolution) 一书收录了这部音乐剧的剧本并讲述了该剧的创作过程。这本书的共同作者杰里米·麦卡特(Jeremy McCarter)写道,“该剧打破了应该由什么人讲述我们先辈事迹的窠臼,展现了崭新的、更加多样性的美国,令人耳目一新。”

戏剧的多样性

《汉密尔顿》并不是百老汇唯一体现美国多样性的代表作。在40位获托尼奖提名的演员中,有14人是非洲裔、拉美裔裔或亚裔。四项最高音乐奖项被有色人种的演员囊括,其中三项属于《汉密尔顿》

出生于墨西哥的肯尼亚女演员 (Lupita Nyong’o)因出演《黯然失色》(Eclipsed) 获得提名。该剧讲述了妇女在利比里亚内战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她对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表示,“我看到观众拥有各种各样的背景……感觉非常自豪能够与全世界分享这个重要的故事。“

Lupita Nyong'o (© AP Images)
墨西哥出生的肯尼亚籍女演员露皮塔·尼永奥在回答记者提问。(© AP Images)

重返舞台的摇滚音乐剧 《春之觉醒》(Spring Awakening) 由获得奥斯卡奖(Oscar)的马莉·马特林(Marlee Matlin)等聋人演员用手语演出,获得3项托尼奖提名,其中一名演员阿里·斯特洛克尔(Ali Stroker)因肢体瘫痪需要坐轮椅。这在百老汇还是首次。

戏剧界的多样性与电影业形成了鲜明对比。最近奥斯卡奖提名只给了白人演员,引发了各社交媒体的抵制和批评。娱乐界报刊 《综艺》(Variety)对托尼奖宣布的提名名单赞赏有加,同时不留情面地以贬抑之词评价好莱坞(Hollywood)。

《汉密尔顿》差一项未能打破2001年歌剧《制作人》(The Producers)获12项奖的纪录。米兰达荣获作曲、作词和编剧三项托尼奖。但在最佳演员角逐中,他的角色再次败在副总统艾伦·伯尔(Aaron Burr)脚下——后者在决斗中击毙汉密尔顿。扮演伯尔的小莱斯利·奥多姆(Leslie Odom Jr.)获得最佳男主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