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打了喷嚏的话,我就不能……

上个星期一是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全美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公益团体组织社区服务,电视电台播出相关节目,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人们重温上个世纪民权运动历史,继续推进社会正义和公正,努力实现金博士“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的伟大梦想。

今年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期间美国历史博物馆举办活动,纪念1960年北卡罗来纳州黑人学生在只为白人提供餐饮的餐厅占座的抗议行动。这是展示的餐厅座位(Jianan 摄影)

马丁•路德•金不但名满美国,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美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联系,得益于很多历史人物,他们都曾经踏上过对方国家的土地,有的甚至留下遗嘱,死后要埋葬在大洋彼岸。马丁•路德•金则是一个异数,他从未到过中国,却在中国有着许多粉丝。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中国舆论普遍认为这是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美国则选择了一位中国湖南艺术家,为今年秋天将在华盛顿落成的马丁•路德•金纪念公园制作最重要雕塑——马丁•路德•金像。

中国的中学历史课有一节专门讲马丁•路德•金和美国的民权运动;他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入选中学语文课文,其英文原文则是大学英语专业的读物;他1963年8月28日于华盛顿发表这篇演讲之前20天,北京天安门广场就举行过百万人集会,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正义斗争;当他于1968年4月4日在孟菲斯被暗杀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迅即发表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而且在一个多月后为此发行纪念邮票。

马丁•路德•金是1968年到孟菲斯去的,那个时候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公立学校取消种族隔离,公交车和跨州巴士废除隔离乘车的做法,在餐厅等服务场所黑人享有同等权利,特别是国会于1964和1965年分别通过了民权法案和选举权法案,民权运动在法律层面跨越了最大的障碍,争取经济生活中的平等权利成为重要的议题。

白人孩子在历史博物馆举行的餐厅占座纪念活动中认真阅读当年的菜单(Jianan 摄影)

这时马丁•路德•金发起了 “穷人运动” ,以制定“经济权利法案”为号召,为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争取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居住条件。孟菲斯的环卫行业工作环境恶劣,黑人待遇远远低于白人,1968年2月1日两名工人因公死亡激起民愤,工人因而罢工,发起抵制商家和公民不服从运动,并且争取加入工会。马丁•路德•金参加了3月份孟菲斯举行的纪念死亡工人大游行,受到警方镇压。在准备第二次游行的时候,马丁•路德•金再次来到孟菲斯,应耶稣上帝会牧师劳森的邀请,马丁•路德•金4月3日在梅森教堂发表了演讲。

马丁•路德•金那天的讲话后来被人们称为“山顶演说”(Mountaintop Speech),在美国和他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几乎同样出名。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谈到了这次环卫工人罢工事件,一再强调非暴力的意义和重要性。他以在美国有宪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为理由,号召人们努力将那些书面上的保证变成现实。他还鼓励黑人联合起来,向那些坚持歧视做法的人们展示自己的实力。

以前读这篇演说时,有一个细节曾经特别引起我的注意,就是在这次演讲10年前对他的一次暗杀企图。那是他的新书《为自由而奋斗》(Strive Toward Freedom)发行,在纽约签名售书的时候,一个名叫伊佐拉•柯瑞的黑人中年妇女用开信封的钢刀刺入他的胸腔。主刀医生后来告诉他,因为刀尖几乎就要刺到主动脉,在等候手术的过程当中,如果他不小心打一个喷嚏,刀尖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有可能刺破主动脉,导致大出血而死亡。

马丁•路德•金发表“山顶演说”(马丁•路德•金纪念基金会)

后来很多人包括总统副总统和纽约州州长给他发来慰问电报和信件,他在“山顶演说”中说他不记得这些名人都讲过些什么,但是一个纽约白色平原高中的九年级女孩的来信他却一直记得,那个女孩子在坦诚告诉他自己是白人之后,并没有那些通常慰问的客气话,而是用非常直白的语言说:非常庆幸他没有打喷嚏。

接下来,马丁•路德•金一连用了五个“如果我打了喷嚏的话,我就不能……”(If I had sneezed, I wouldn’t……),把黑人民权运动的大事历数了一遍。这次又逢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网络技术的发达使我可以看到“山顶演说”的现场录像和听到实况录音。当我再次重温他的这篇演说时,这一段“如果……”的排比真的是气势非凡,堪比“我有一个梦想”中那六个“我梦想有一天……”,不但深深引起听众的共鸣,而且让人真切地感受他宽阔的胸怀,以及对人类普遍良知的认同。

在演说的最后,马丁•路德•金几乎像先知一样地预言了第二天的暗杀。他引用了圣经旧约申命记中摩西对以色列人的训诫。他说,我到孟菲斯来,就有人提到可能发生的威胁。但是我现在已经不在乎,我已经登上过山顶,我只按照上帝的意旨行事,上帝允许我上到山来,我在山上已经看到了应许之地。我可能不能和你们一起到达那里,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将会抵达那片乐土。

让我们与马丁•路德•金的意志同在,与那位现已年届70左右的当年九年级白人女孩一起,为实现文明社会的普世价值和人类的普遍尊严而努力。

《美国参考》和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博客纪念马丁•路德•金的文章:

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与精神遗产

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