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迪奥建筑思想深植美国

华盛顿建筑博物馆正在举办帕拉迪奥作品展

华盛顿建筑博物馆现在正在举办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师帕拉迪奥的著作版本和作品模型展。在中国,除非你的专业是艺术特别是建筑类,你可能知道文艺复兴,听说过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菲尔等文艺复兴三杰的大名,但是知道安德列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人恐怕不多。而在美国,哪怕你真的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一定见过帕拉迪奥式建筑风格的房子。

帕拉迪奥式是唯一以姓氏命名的古典建筑风格。它汲取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庄重和谐,以严格对称为特点。在美国我们所看到的帕拉迪奥式建筑,不管是首都或中心城市的宏大殿宇,有钱人家的别墅豪宅,还是城市乡间的普通民居,大多是从这位16世纪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的原始风格演化而来,具有庄重的门廊,前立面对称和谐,带有三角形或卷状门饰,间或也有仿著名的帕拉迪奥圆厅别墅的拱形屋顶。

帕拉迪奥的圆厅别墅(Wiki/Marcobag)

和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不同,帕拉迪奥出身微寒。父亲在意大利威尼斯共和国帕多瓦乡下开磨坊,帕拉迪奥长大学会了石匠和泥瓦匠手艺,来到维琴察谋生。在帕拉迪奥三十出头的时候,维琴察贵族、人文主义者特里希诺(Trissino)伯爵重修他的别墅,发现为他工作的帕拉迪奥才华出众,于是鼓励他学习文学艺术、古罗马建筑和科学,教他拉丁文、数学和音乐,同时把他带进维琴察上流社会,还以希腊胜利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Pallas Athene)给他改名Palladio(他原来的名字是Andrea Gondola)。之后帕拉迪奥还受到威尼斯巴巴罗家族和其他世家的帮助和引荐,学习钻研维特鲁威(Vitruvius)的《建筑十书》,考察古罗马经典建筑,继威尼斯画派大师桑素维诺之后成为威尼斯共和国首席建筑师。在他逝世前十年出版了《建筑四书》,总结了古典建筑理论和他自己的创作实践,成为对西方近现代影响最大的建筑师。

帕拉迪奥的代表作品有维琴察兼具法院和社交功能的巴西利卡大厅(Palladian  Basilica)、基耶里卡蒂宫(Palazzo Chiericati)和威尼斯马焦雷教堂等。使得帕拉迪奥和维琴察至今享有盛名的是他在维琴察及其周围留下的乡间别墅。帕拉迪奥先后为当地有影响的人家建造了大约30栋别墅,其中7栋要么被毁要么后来被改造得面目全非,4栋没有完工,还有两栋根本没有建造或不知所终,现存的有17栋,其中最有名的是前面提到的圆厅别墅。

弗吉尼亚大学的圆厅会堂(UVA)

帕拉迪奥的建筑风格先后流传法国、德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当18世纪英国再次流行帕拉迪奥式建筑的时候,它的影响远渡大洋来到美国。华盛顿、杰斐逊等人都热衷于这种以对称和庄重彰显共和国法治精神的建筑风格。在美国,很多老式的县政府(往往和法院在一起)大楼采用帕拉迪奥风格,白宫(那时候还只叫总统府)南面的四根廊柱和三角形门饰是典型的帕拉迪奥,杰斐逊不但爱读帕拉迪奥的《建筑四书》,还以此为蓝本建造他的庄园蒙蒂塞洛,为亲手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设计了端庄朴素的圆厅会堂。

华盛顿的国会大厦、最高法院大楼和众多政府办公楼都可以看到帕拉迪奥的影响。走到大街小巷。特别是到保存了老式建筑的社区例如亚历山德拉等地,随处可以看到帕拉迪奥别墅建筑的小型缩影。如果开车到弗吉尼亚或者马里兰的乡村去,无论新旧都可以看到典型的新帕拉迪奥风格民居,当然绝大多数规模不能和维琴察四周的豪宅相比。

清华大礼堂(/Wiki/McNamara)

值得一提的是,弗吉尼亚大学建成之后,美国有多所知名大学在建设校园的时候,纷纷模仿杰斐逊为弗大设计的圆厅会堂,包括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麻省理工和耶鲁大学等,而北京清华大学在1917年建成的大礼堂,除了门廊略有不同之外,几乎就是弗大圆厅会堂的翻版。

前不久周末郊游,在欣赏满山红叶秋色的同时,也拍了一些美国乡间帕拉迪奥风格的民居,放在后面与大家分享。以后有机会再次游览意大利,一定到1994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帕拉迪奥的城市”维琴察去亲眼看一看这位世界建筑史上的传奇人物的第一手作品。

(照片除署名外均为Jianan摄)

帕拉迪奥的Valmarana别墅(Wiki/Haros)
位于弗吉尼亚州温切斯特市郊的一栋民居
我去远郊果园摘苹果,果园对面的一户农民的房子
弗吉尼亚州Middletown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