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调查发现,美国大约四分之三的成年人曾经在因特网上见过骚扰行为,40%的人遭受过辱骂、人身威胁以及跟踪等各种骚扰。

“网络巨魔”(troll)很可能是罪魁祸首。《卫报》(Guardian)将这个曾特指一种独来独往的神话动物的词定义为一个“通过毫无理性地辱骂、刺激、威吓、甚至暴力威胁来持续不断地想要破坏理性对话”的人。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言辞激烈的网上评论破坏性如此之大,甚至可以改变一位读者对整个新闻故事的解读。【英文链接】那么,如果你热衷于社交媒体,拥有自己的网站,或从事新闻工作,应该怎样应对“网络巨魔”呢?

关闭评论栏

在一些社交媒体网站上,例如脸谱网(Facebook),VKontakteYouTube,你可以关停所有评论。或者,在以上网站以及推特(Twitter)、照片分享网站Instagram等其他网站上,你可以加强你的隐私设置,只允许你信任的人关注你并发表评论。

在收到了大量的恶毒评论之后,一些在线出版物选择了关闭它们的评论栏。《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杂志在2013年采取了关闭措施,苏珊·拉巴尔(Suzanne LaBarre)解释说:“这种对基本科学理论的冷嘲热讽目前正在我们自己的文章的下方出现。”

《国家期刊》(National Journal)也放弃了其网站上的评论功能,并表示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监督评论,“我们宁愿把我们的资源投入到新闻报道中去。”《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对极具争议的报道也关闭了评论功能。一些新媒体,例如Vox,从一开始上网刊发内容就没有开设评论栏,而且直到今天都保持着这种做法。

《大西洋》(Atlantic)月刊的一位数字媒体分析专家报告说,禁止发表评论实际上可以提高读者参与度和网站访问量。

制定规则并监督评论

还有一些出版物对评论栏进行监督,并就什么样的评论是受欢迎的向用户提供明确的指南。《赫芬顿邮报》(Huffingtion Post)的行为规范是“任何粗鲁、辱骂、仇恨、敌意或负面的言论都可能会被删除,并且你可能会失去发表评论的资格。”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列出了“我们不会容忍的几件事”,包括人身攻击、猥亵内容、冒充他人、说脏话和“大喊大叫”。

《卫报》鼓励用户使用“举报不当言论”(Report Abuse)按键来帮助监督评论。《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有一个“忽略”(ignore)按键,让读者可以选择不浏览特定用户的评论。

此外还有一些出版物,例如《迈阿密先驱报》(Miami Herald),要求读者在发表评论之前先通过他们的社交媒体账户进行注册,从而掀开了助长恶毒留言的匿名面纱。

对“网络巨魔”置之不理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干脆不要理睬网络巨魔。

企业家约翰·瑞普顿(John Rampton) 在《福布斯》(Forbes)杂志上撰文写道:“网络巨魔想要引起注意。他们想让你生气、沮丧或不安。尽管很难做到,但不理睬网络巨魔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为他们在得不到回应时就最有可能消失。”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60%的受访者选择不理会网上骚扰。

与“网络巨魔”对话

有些人利用幽默方式,有些人拿出事实与“网络巨魔”对话。一位新闻记者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网络巨魔”不仅发布了冷酷无情的推文(tweet),而且还使用她已故父亲的名字和照片建立了推特帐户来发送这些推文。

林迪·韦斯特(Lindy West)在“美国生活”(This American Life)播客中说:“我用悲伤、坦诚、气愤的语言描述了这对我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那个网络巨魔有多得逞。”后来,这个“网络巨魔”主动表示道歉,还向曾为她父亲进行治疗的医疗中心捐款,并和她在电话上谈了两个小时。他承认是他自己心中的不满和不安全感驱使他对她进行了骚扰。

林迪说:“人心是可以被打动的。我有事实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