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United Nations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制定的《北京行动纲领》(Beijing Platform for Action),为增进妇女权益确立目标,并提出了12个重要关注领域。在北京会议20年之后,“连线美国”致力对每一领域中的全球进展作出评估。以下着重探讨女童的权益。

人们有充分的经济理由 为本国的女童进行投资。据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估计,上学的女童每增加一成,GDP平均增长3%。每一年的中学教育能使女童未来的收入能力提升大约20%。“女童效应加速器”(Girl Effect Accelerator)项目的共同创始人和企业家丹尼尔·艾普斯坦(Daniel Epstein)认为,受过教育的女童会把她们未来收入的90%重新投入到她们的家庭中去,而在男童中这个数字仅为35%。正如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所说:“投资女童教育很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回报最高的投资。”

在印度海德拉巴(Hyderabad, India)地区的一间教室里,六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性别比例反映了世界上某些地区由于选择性堕胎和杀害女婴而导致的性别比例失衡。(© AP Images)

有害的文化传统

尽管女孩可能带来种种好处,但在许多社会中,性别可能意味着死刑。在偏爱男孩的文化中,女性胎儿有时遭到故意堕胎,或者女婴遭到杀害。在这些做法普遍存在的社会中,性别比例显著失衡。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的估计,在亚洲、东欧和高加索地区, “失踪”的女性人口达1.17亿以上

在非洲、中东和亚洲,当女孩接近适婚年龄时,她们可能被施以割礼(FGM),这种传统习俗会为身体健康带来长期的严重后果,并且还可能致命。甚至在女孩达到适婚年龄之前,她们就可能被强迫举行童婚。在非洲、南亚、中亚以及中东,最小的儿童新娘可能只有7岁。通过教育、经济奖励和法律手段来杜绝有害习俗的政府项目尚未终止低龄女性死亡、割礼或童婚。

这些塞内加尔(Segegal)妇女在“破壳”(Tostan)计划的帮助下,使用手机提高基础读写能力。(Courtesy of Tostan Jokko)

教育是关键

在一些国家,女孩的地位低下导致了女性终生受到歧视。她们在营养、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待遇低下。事实上,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15年失学儿童报告 估计,在世界范围内缺乏小学教育的女孩比男孩多三百万。在全世界范围内,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教育方面的性别差距最为严重。

一名前和平队(Peace Corps)志愿者于1991年创立了 “破壳”(Tostan)计划,为西非农村地区的妇女和女孩提供学习人权、卫生保健知识和基础读写能力的教育。在政府层面,五位女性非洲教育部长于1992年建立了 “非洲妇女教育工作者论坛” (Forum for African Women Educationalists) ,通过推进女孩和妇女的教育实现性别平等。FAWE与政策制定者及非政府组织协作,已经帮助33个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的1,200万女孩和妇女上学。“破壳”计划和FAWE名列美利坚大学国际服务学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American University)的教育领域十大创新性非政府组织(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