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我最喜欢看的漫画是《三毛流浪记》,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三毛”漫画系列中最出名的一种。张乐平是上海漫画家,在国民政府时代,他利用漫画针砭时弊、讽刺腐败,对社会上贫富分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做了无情的批判,创作了“三毛”这个遭社会遗弃但又机智滑稽的流浪孤儿形象,1947年在《大公报》连载,激起社会强烈反响。49年以后,《三毛流浪记》出了连环画,我那时一集一集地看“三毛”,深深地喜爱上头很大,头上只有三根毛,四肢瘦骨嶙嶙,常遭人欺负但又喜欢作弄富贵者的孤儿。以后在各种刊物上又看到一些时事漫画、社会漫画,培养了我对漫画的特别爱好。到了美国以后,发现各种报刊,无论规模大小,都有各种漫画,连免费的都市小报也有连载的漫画,我便好像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样“老鼠掉到了米缸里”,乐不可支。

两个月前,当代美国最著名的政治漫画家之一保罗•康拉德(Paul Conrad)在加利福尼亚州去世,享年86岁。康拉德曾经三次赢得普利策奖,普利策奖在美国新闻界地位崇高,犹如奥斯卡奖在电影界的地位一样。新闻从业者如果有幸能够获得一次普利策奖,便会奠定在同行中的地位,康拉德三获普利策奖,说明他的成就非同一般。不过,对于康拉德来说,他更引以为豪的是在水门事件时期因为用政治漫画讽刺尼克松而被尼克松政府列入政敌名单。
康拉德长期供职《洛杉矶时报》,六十年代他到《洛杉矶时报》工作后,每周六天报纸上都有他的漫画,由于他的漫画,一度面临困境的《洛杉矶时报》逐渐获得读者的青睐。在《洛杉矶时报》他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他想画的政治漫画主题,主编给了他绝对的自主权。在他所画的漫画中,他最喜欢讽刺的是两位从加州入主白宫的总统:尼克松和里根。康拉德不但绘画技巧精湛,而且具有十分强烈的道德感,他特别不满社会不公以及腐败,他的漫画许多都是这方面的题材。越战期间他曾严厉批评约翰逊总统,而在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他对政府的态度更为严厉。水门事件曝光后的第二天,康拉德就画了一幅漫画:尼克松穿着工人服装,绑着工作腰带,在民主党全国总部的墙上钻洞,旁白是尼克松说他正在为电话公司工作。
当康拉德发现自己被列在白宫的政敌名单上后,他画了一张漫画:尼克松神情忧郁地看着政敌名单,漫画的标题是“政敌名单就是他自己最大的敌人”。
康拉德在里根担任加州州长的时候就经常用漫画讽刺里根,在康拉德的漫画中,里根的穿着常常像小丑。里根当选总统并连任后,康拉德在这八年中十分快乐,因为他不愁没有好的漫画题材来拿里根开涮。康拉德认为里根大幅减税政策是从穷人那里偷钱给富人,而里根政府的政治丑闻更引发康拉德的愤怒。在里根主政白宫的八十年代,《洛杉矶时报》出版商奥蒂斯•钱德勒(Otis Chandler)经常一大早就从里根或他的妻子南希那里接到电话,不满康拉德的漫画对里根冷嘲热讽。钱德勒有时也不得不将这些抱怨告诉编辑部主管以及康拉德,但康拉德不改初衷,编辑部主管也照旧不干预康拉德的创作。
随着康拉德的名气越来越大,加州的不少政商人物对康拉德的不满也逐渐增加。1968年洛杉矶市市长山姆•珧惕(Sam Yorty)曾控告康拉德诽谤,因为康拉德的漫画说他丧失了理智。该诉讼后来被驳回。康拉德甚至还受到死亡威胁,不过他对这些批评以及威胁一笑置之,依然我行我素,继续画他中意的政治漫画。康拉德的政治立场属于自由派,他的漫画影响了整整下一代年轻的漫画作者,包括Doug Marlette, Mike Luckovich and Tony Auth。
除了康拉德以外,2001年去世的赫伯特•布洛克(Herbert L. Block)也是三获普利策奖的杰出政治漫画家。布洛克更为人知的是他的笔名“赫布洛克(HerBlock)”,他政治漫画令一些读者高兴,同时也引起另外一些读者的愤怒。布洛克曾经表示政治漫画并非描述新闻故事,也不是油画肖像,它只不过是在揭穿华丽外表的同时给读者带来快乐。不过,对于读者来说,带有政治立场的漫画虽然会给一些读者带来快乐,同时也会刺伤不同政治观点的人,这是无法两全其美的。好在言论自由已经深入人心,不满归不满,快乐归快乐,一切都在法律框架下运行,不论是作者、读者还是政客,都必须遵纪守法。
美国参考相关英文文章:
Political Cartoonist Herblock Skewered the Powerful
National Archives Shows Political Cartoons To Mark Election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