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又被称为卢·贾里格氏症(Lou Gehrig’s disease),当时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但他不仅打破了医学专家的断言,而且成为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并改变了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最近公映的一部电影《万物理论》(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讲述了他的故事。
霍金将在1月8日欢度73岁生日,他并不是唯一一位克服残障完成学业并从事科研的人士。残障人士是具有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潜力的有待发掘的最大的人才库之一。但他们从事科研的人数依然不足,因为他们的身体残障使他们难以参与学术项目,尤其是需要动手能力的实验室及实地试验。
为了提高对残障问题及残障人士的认识并增进他们在科学领域获得教育及就业的平等机会,白宫(White House)表彰了14名杰出的“变革先锋”[详情请见白宫英文网页Champions of Change],其中包括以下几位:
拉斐尔·圣米格尔(Rafael San Miguel)和其他许多孩子一样想当一名宇航员,但他耳聋听不见,当不了宇航员。因此,他选择了仅次于当宇航员的第二个梦想,加入NASA的航天飞机项目当了一名科学家。现在,他在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担任调味化学家。圣米格尔开发了一系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实验,能够激发青少年对钻研科学和数学的热情。
纳斯林·泰伊(Nasrin Taei)是一名生化专业的学生,正在研究减少年轻人心脏病突发的方法。根据1990年颁行的《美国残疾人法》[详情请见英文网站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她在求学期间得到了种种照顾,令她心存感激。她担任志愿辅导员,教授科学知识并辅导有残障的中学生。
拉尔夫·布劳恩(Ralph Braun) 很小的时候就被诊断患有脊髓疾病。他小时候一直使用普通轮椅,长大后便着手发明机动轮椅。几年后,他再次从事发明创造,开发出了一种便于坐轮椅的人上下车的轮椅升降机。如今,他的公司在全世界走在开发生产便于残疾人使用的车辆及轮椅升降机的前列。
这些杰出人士证明,只要能享有平等的机会,残障人士便能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开发新产品及创新,创办成功的公司企业,并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做出同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