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的博文提到去波托马克河港寻访泰坦尼克号海难纪念碑,那是我计划走遍华盛顿那些鲜为人知的纪念场所以来最挂在心上的一个地方。泰坦尼克之所以让人牵肠挂肚,先后将近20部有关的电影特别是1997年卡梅隆执导、迪卡普里奥和温斯莱特主演的那部片子功不可没。这个和平时期最严重的海难通过电影,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在危难时刻西方文明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妇女和儿童优先”(women and children first)。
我在中国学世界历史的时候,有中世纪即黑暗时代的印象。东罗马远不如西罗马帝国强大,各地大小王侯割据纷争,战争不断,教会腐败,生产停滞不前,文化艺术缺乏创新,人民生活贫困痛苦。当然这只是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的看法。其实公元十世纪前后大约一千年的这个时期,和后来的文艺复兴一样,都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骑士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欧洲骑士阶层的组成各地和各个时期有所不同,效忠的对象也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就是崇尚勇敢,追求荣誉,尊重妇女。当欧洲各国争霸的战场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时候,这种骑士精神自然而然地就在海员的身上体现出来。
1852年2月26日凌晨,英国皇家海军运兵船Birkenhead在南非开普敦外海触礁遇险,和泰坦尼克号一样,船上可用的救生艇不够全体乘员乘坐,指挥官下令家眷妇女和小孩优先登艇。结果643人中间只有193人获救,包括所有7名妇女和13名儿童。就此奠定了“妇女和儿童优先”这一传统。
看过泰坦尼克电影的,我想没有人不对荧幕上的船长史密斯和指挥救生的大副默多克翘起大拇指的,当然还有为了安定乘客情绪而不停演奏的乐队首席小提琴手哈特雷和他的同伴,直到最后奏出“再近些,我的上帝” 与船一道沉入大海。他们虽然不是骑士,也不是军人,但是他们继承了文明的优良传统。
波托马克河港的泰坦尼克号海难纪念碑以美国妇女的名义,由泰坦尼克号妇女纪念协会建造。设计者是出身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女雕塑家格特鲁德•怀特尼。雕像是一位简洁明快的男性,两手向两侧平伸,与躯干构成一个十字架,身体略微前倾,既表现准备纵身大海的无畏,亦象征着投向主的怀抱。温斯莱特在电影里和迪卡普里奥站在船头,面向大海的镜头,就是借鉴这个造型。
纪念碑在1931年落成的时候,位于石溪与波托马克河汇合的地方,由塔夫托总统的遗孀海伦揭幕。后来因为建设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于1966年移至此地。
纪念碑基座正面的铭文说:这些勇敢无畏的人们……他们为了拯救妇女和儿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背后则重复感恩,但是特别指出,那些为妇女儿童献身的人们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既有富人,也有穷人;既有无知的人,也有饱学之士。亦即高贵的品质与人的年龄、财富和知识素养无关。
您来华盛顿,如果时间够的话,不妨来波托马克河港一趟。沿着河边步道一直向东南走到头,在麦克奈尔海军基地的围墙外面就是泰坦尼克号海难纪念碑。您还可以选择在河边的海鲜餐馆一饱口福,然后去即将揭幕的华盛顿圆形剧场欣赏一场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