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后备军官训练项目重返哈佛校园

诺福克州立大学海军后备军官学员举行毕业典礼 (照片:海军部)

今年3月份哈佛大学宣布,在中断40年后,将正式欢迎海军后备军官训练组织(Naval 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重回校园。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女士(Drew Faust)表示,哈佛大学与海军重新建立的关系“再次肯定了我们的武装部队在服务国家和保障自由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确认包容性和机会是美国强大的动力”。福斯特同时表示,海军后备军官训练项目拓宽了学生参与服务国家的途径。海军部长马布斯(Ray Mabus)也表示,海军后备军官训练项目重返哈佛,对大学、对军队、对国家都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从历史上来看,后备军官训练制度是美国军队培养军官的重要方法,除了类似西点军校等军事学院外,在各大学中招募、训练学生后备军官是正规部队军官的重要来源。据2004年的不完全统计,后备军官训练项目培养出来的军官,占国防部现役军官的39%,占陆军现役军官的56%,占海军陆战队现役军官的11%,占海军现役军官的20%,占空军现役军官的41%。

后备军官训练项目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纪中期。1862年通过的《摩利尔法案》(Morrill Act)要求接受联邦政府土地的州立大学对所有男生进行军事训练,这就为以后的后备军官训练项目开了先河。陆、海、空三军先后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大学校园设立后备军官训练组织,海军陆战队于1932年开始与海军一起训练后备军官。

参加后备军官训练的大学生如果表现优异,可以获得军方提供的奖学金,奖学金基本上包括全部学费。不过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须同意毕业后为军方服务一定的年限,比如获得陆军提供的奖学金,必须服役四年;获得海军提供的奖学金,必须服役八年等。许多大学生利用奖学金完成四年学业。

哈佛大学是最早在校园开展后备军官训练项目的常春藤大学之一,1926年海军在大学建立后备军官训练组织,哈佛大学与其他五所大学一起成为第一批参与该项目的学校。但在越战期间,校园反战风潮风起云涌,后备军官训练组织纷纷撤出大学,哈佛大学也不例外;此后由于军方实施不允许同性恋公开参军的政策,引起大学师生不满,所以后备军官训练一直没有再现哈佛校园,历时四十多年。个别哈佛学生如果想参加后备军官训练项目的话,只能跨校去麻省理工学院参加培训。

去年十二月国会决议废除军方 “不问,不说” ( “Don’t Ask, Don’t Tell”)的同性恋政策。按照“不问、不说”政策,同性恋入伍时可以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但一旦公开性取向,将被迫退役。“不问,不说”政策的取消,表示男女同性恋可以公开服兵役,这就消除了后备军官训练项目重现校园的最后一道障碍。哈佛宣布海军后备军官训练项目将回到校园只是第一步,预计此后陆军、空军的后备军官训练也将再现哈佛校园。

海军后备军官训练项目重返哈佛校园后,哈佛将为其提供资金、办公场所、教室和运动场地等。参加海军后备军官训练的学生毕业时,在获得大学学位的同时,还可以被授予少尉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