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聚工程”吸引华人眼球

上个月华府智库布鲁金斯学会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举办了一场有关海龟的研讨会,专门探讨海龟对大陆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近日北京市政府派出以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杨惠时为团长的访问团,到美国加拿大等地”招兵买马”,推介”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海聚工程),希望吸引高端海外人才到北京工作创业。5月18日访问团到华盛顿与当地华人座谈,朋友将此讯息电邮给我,我就带着好奇心前往参加。

北京市侨办副主任杨惠时介绍海聚工程  (Xiao 摄)
北京市侨办副主任杨惠时介绍海聚工程 (Xiao 摄)

座谈会晚上7:30 在Courtyard-Marriott酒店举行,据杨惠时副主任说,他们马不停蹄地从多伦多到纽约,再从纽约赶到华府,十多分钟前刚刚到达会场。看来,访问团的行程还是十分紧凑的。一到时间,座谈会便准时开始,这在华人的聚会中,似乎不多见。

杨惠时副主任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北京海聚工程的大概情况,以及北京市对海外人才求贤若渴的意愿。海聚工程从2009年6月启动,准备在五年内引进千余高层次人才,为此,北京市还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措施,如给予一百万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安排专职”服务专员”、子女上学可以随意挑选学校等。这些措施看来还是很实际及有吸引力的(有关具体措施,可以参见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网)。

参加座谈会的人随后自我介绍,从参加者的学历及工作经历来看,大部分人有博士学位;约四分之一的人在联邦政府机构或世界银行工作;多数人所学专业是生物工程与计算机。

在随后的自由提问中,有些人对”海聚工程”将年龄限制在五十五岁以下很有意见,认为这样不利吸引真正想去大陆工作而又没有后顾之忧的人,因为现在三、四十岁的人有孩子家庭拖累,无法抛开一切去大陆工作,但接近退休年龄的人经济上的压力则可能小些,更有可能去大陆工作;询问有关生物工程创业的人比较多;也有人关心到大陆工作政府是否提供医疗保险。最有趣的是有人问关于工龄的计算方法,访问团的一位处长说现在大陆一年的工龄只有一元人民币的工龄补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座谈会开了约两个小时,最后主持人说访问团成员还没有吃晚饭就赶来与大家会面交流,众人纷纷鼓掌感谢。

相关博文:

美国智库关注”海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