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大师亲临上海世博会

Meg Young

 美国的公共外交和爵士乐很早就结缘了,最早可以追溯到迪西·吉莱斯皮(Dizzy Gillespie)1956年参与国务院的爵士乐大使(Jazz Ambassadors)计划。

5月13日(星期四)及14日(星期五),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美国国家馆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举办了两晚”爵士乐:美国经典传承”的演出,以此加深这种渊源。爵士乐大师赫比·汉考克(Herbie Hancock)和迪迪·布里奇沃特(DeeDee Bridgewater)率领来自瑟隆尼斯孟克爵士乐研究所(Thelonious Monk Institute of Jazz)的学生亲临沪上,献上两台精彩绝伦的节目。 我有幸在上海成为协助安排这一活动的小组的成员,在后台近距离观赏了表演的全过程。表演者的激情极富感染力,观众的反应非常热烈。

美国馆在世博会开幕的头两周就迎接了50多万游客。上海世博会组织者预测,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将有7000多万游客参观2010年世博会。这使得本届世博会成为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了解美国文化的绝佳机会。爵士乐,这种地地道道的美国音乐,可以引起每个人的共鸣。你不必是一个音乐酷爱者就能享受爵士音乐大师们与他们的乐器之间随心所欲的对话。你不需要知道表演者是谁,也不需要熟知音乐史,就能愉快地倾听。伟大的音乐是跨越文化的不寻常的桥梁,上个星期的演出也不例外。

赫比·汉考克、迪迪·布里奇沃特和瑟隆尼斯孟克爵士乐研究所的音乐家们,对于有机会为外国观众表演并与爵士乐爱好者以及想看演出的普通民众分享他们的艺术,感到非常兴奋。有些表演家些甚至利用演出之余的有限闲暇,到街上走走,看看上海正在兴起的爵士乐场风潮,并与生活和工作在这座城市的艺术家联络感情。

艺术家们演艺精湛,两晚演出的在场观众感受颇深,甚至在第二晚要求加演,而这在中国并不常见。迪迪和赫比在合演一曲他们多年没碰过的曲子时插科打诨,引得观众笑声朗朗。观众的笑声不难说明,有两位大师在台上表演,语言障碍真是小事一桩。

Meg Young是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官员。这是她的英文博文的译文。

相关文章: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环球时报》发表署名文章–《美中两国取得的成就超越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