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纽约市三角地纺织厂(Triangle Shirtwaist Factory )大火百周年,许多团体纷纷开展多种活动,纪念在这场惨剧中逝去的亡魂。三角地纺织厂大火在纽约市历史上是仅次于九一一浩劫的一场悲剧,而这场悲剧的产生,却对劳工权利、生产安全标准、生活待遇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难怪在罗斯福政府担任劳工部长的珀金斯女士(Francis Perkins)后来称“这一天是新政的开始”(the day the New Deal began)。

20世纪初的美国,工业蓬勃发展,经济迅速起飞,吸引了大量来自欧洲的移民,而纽约市则是移民的首站与定居首选之地。纽约的华尔街不但与老牌金融城市伦敦比肩齐飞,纽约的制造业也很发达,涌现了大量制衣厂,这些制衣厂老板招收的大多是来自欧洲的新移民,主要是妇女,其中不少是十几岁的少女,这些制衣厂的工作条件很差,工资也很低,被称为“血汗工厂”( sweatshop)。
三角地纺织厂位于华盛顿广场附近的一座大楼内,该大楼高十层,其中的八、九、十共三层是三角地纺织厂厂房,工厂管理层为了防止工人上班时间开小差以及偷走东西,同时为了防止工会成员进入厂区,将通往楼道以及紧急救生通道的门紧锁,这一措施后来被证明是导致火灾中多人丧生的罪魁。
1911年3月25日是周六,三角地纺织厂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全厂有五百多名员工,这天下班前厂区内突然起火,火势从八楼开始,具体起火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烟头引燃,有说是机床引擎过热。短短几分钟内,火势迅速蔓延,从八楼直扑九楼、十楼,慌乱中工人忙不择路,但由于出口的门被锁住,逃生无路,许多人只好从高楼跳下去,结果共有146名工人在火灾中丧生,其中127人是女工,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大部分是意大利裔及犹太裔移民,直到今天还有6名遇难者的身份没有查清。
三角地纺织厂位于华盛顿广场附近,火灾发生当天又是周末,许多纽约人目睹了大火造成的惨剧,尤其是亲眼看见许多女工从楼上往下跳,当场摔死,惨不忍睹。据事后统计,共有62名工人因跳楼身亡。三角地纺织厂的这场大火,不但对纽约市震撼极大,也震动全美。立法、行政、司法、工会、社团等纷纷行动,对悲剧展开大规模调查,舆论更是口诛笔伐,全力讨伐血汗工厂。
悲剧发生前国内外各工会团体已经开展大规模为劳工争取权益的集会游行,悲剧发生后,工会更是一马当先,尤其是国际妇女服装工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Ladies’ Garment Workers’ Union),组织了10万人参加遇难者追悼会,并积极推动联邦以及州、市立法提高劳工安全生产标准,改善劳工福利待遇。
三角地纺织厂大火虽然是一场悲剧,但这场火灾客观上对美国的劳工立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使工会成员得到迅速发展,国际妇女服装工人联合会在二、三十年代成为美国的主要工会之一。由于工会的积极运作,劳工权益得到很大提高,生产条件以及安全标准也不断改善,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劳工权益保障最完备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