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总统查维兹1月17日在评论海地首都太子港震灾救援美国军方行动时说:美国正在对海地实行军事占领。这完全不符合事实。
我们都知道,在2008年5月20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搜救、治安、交通、救助以及灾后重建等各方面所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次海地震灾,震中在一个人口稠密的都市,而且是一个内部纷争不断的小国首都。总统府坍塌,政府各个部门基本瘫痪,在该国负责维持稳定的联合国代表团驻地完全垮塌,团长和主要负责人、包括中国派驻海地维稳团主要领导人均殉职。机场塔台倒塌,港湾设施震毁,道路损毁堵塞。当地正值夏季,气候炎热,受伤人员感染严重,暴发瘟疫可能性很大。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美国作为近邻大国,不但国内有大批海地合法以及非法移民,而且在海地有五万左右侨民,所以承担救援的重要责任义不容辞。
在海地总统和政府的要求下,除了多支救援队、医疗队和大批民间救灾人员物资之外,美国还派出了包括海岸警卫队、海军陆战队、空降82师在内的近万名军人前往海地救灾。国务卿希拉里中止刚刚开始的亚太地区访问活动,赶回美国并前往海地协调救灾行动。前总统克林顿也到太子港参加分发救灾物资。
联合国在这次救援活动中起到了领导作用。秘书长潘基文多次发出救灾呼吁,人道救援主任约翰•霍尔姆斯在海地主持设立15个食品分发站,世界粮食计划署计划在未来30天发放一亿份即食食品。安理会通过决议,在已有9,000名海地维和部队的基础上,再增派1,500名联合国警察部队和2,000名维和部队。

美国军队在这次救灾当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在地震发生后不到24小时就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起锚,沿途用直升飞机从陆地补充给养和救灾物资,疾驰1,500海里(2,700公里)两天之内赶到太子港,舰上临时医院、饮水、燃油和发电设备在救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子港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在美军的管理之下,每天起降已经从60架次提高到了100架次,美军还开辟了空投安全区,减轻机场繁忙程度。此外,美军还参与联合国统一指挥下维持治安、清理道路和其他救援活动。
在联合国、参与救援各国、美国民间和军队的共同努力之下,海地救灾正在从灾后紧急状态向持续救助过渡。美国将像2004年印尼海啸救灾活动一样,为海地的震灾恢复重建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美国参考》对美军救灾行动进行了详细报道,请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