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餐馆杂谈:左宗鸡、签语饼及其他

现在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从中学生到博士生以及各类访问学者,各种层次的都有。听说有一些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之前,他们本人以及家长最担心的是在美国买不到中国食品、吃不到中餐。所以许多人在随身行李中带上不少中国食品以及速食面。其实,美国的大小城市,无论是偏僻的中西部还是繁华的东西两岸,到处都有中餐馆。在华人聚集的地方,还有许多专门供应中国食物的超级市场。今天这篇博文先谈谈美国的中餐馆,下一篇博文再介绍华人超市。

熊猫快餐连锁店是美国为数不多的中餐连锁店之一 (照片:Coolcaesar)
熊猫快餐连锁店是美国为数不多的中餐连锁店之一 (照片:Coolcaesar)

美国中餐馆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自助式餐馆多、外卖餐馆多、餐馆装潢几十年变化不大、许多餐馆名称中英文完全不相干、菜单则大同小异。

在华人较密集的大城市中,中餐馆为了吸引不同口味的华人顾客,各个菜馆多打出不同菜系的招牌,有广东菜、上海菜、川菜、湖南菜、北京菜、安徽菜等;但在华人较少的地方,中餐馆的菜式则以口味重,甜、辣为主。甜是江南地区的特点,但辣却是川菜湘菜的特点,这两种口味在传统的中国菜式中是区分得很清楚的,比如上海人的口味偏甜,但不喜欢辣;而喜欢辣味的四川人、湖南人则不喜欢在菜中加糖。但到了美国,这两种口味就杂交了起来,形成了一种“美式中餐”。

“美式中餐”的名菜是“左宗鸡”,或称“左宗棠鸡”、“左公鸡”,英文称为“General Tso’s chicken”,这道菜可以说是中餐馆必不可少的菜,不管是粤菜馆、淮扬菜馆、京菜馆还是川菜馆、湘菜馆,菜单上一定有这道菜。这个左宗鸡可以说是最有趣的一道菜,因为在中国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这道菜,但在美国,左宗鸡的知名度比北京烤鸭还要高。

左宗鸡的特点是甜中带辣,鸡肉外包着一层炸脆的面糊及浇头,看上去很象油炸面疙瘩。左宗鸡在美国中餐馆的出现及流行,据记载大概在七十年代,其发明者一说是台湾大厨彭长贵。彭长贵在七十年代初移居纽约,开设彭园餐厅,推出左宗鸡,大受顾客欢迎,传媒也做了报道,尤其是《纽约时报》的报道,引起许多人的兴趣,从此走红纽约,进而扬名全美。

左宗鸡 (照片取自Wikipedia)
左宗鸡 (照片取自Wikipedia)

左宗鸡是以清末重臣左宗棠的名字命名的,究竟为何要以左宗棠的名字来作为菜名,虽然有多种传说,但依我看都是猜测,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左宗棠是湖南人,湖南菜的特点是辣而不是甜,但左宗鸡的特点就是甜,将江南菜口味扣在湖南人的头上,实在使人费解。不过,由于左宗鸡的关系,左将军在美国比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是孔夫子、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更广为人知。

除了左宗鸡以外,美式中餐的招牌菜还有牛肉炒芥兰、甜酸鸡、木须肉、春卷、蒸饺、蛋花汤、酸辣汤等。

到美国中餐馆就餐时,还有一个特点是在中国的餐馆所没有的,就是每当服务员递上账单时,总会按就餐人数给每人附上一个称为“签语饼”(Fortune cookie)的小点心,这个小点心的外形很象饺子,是用面粉做的,甜甜的,外面用塑料袋包着,里面有张小字条,用英文写上一句话,通常都是鼓励祝福的话,比如“你很快将会时来运转”等。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签语饼,许多到中餐馆吃饭的人,都会在拿到签语饼后打开小纸条看看,由于小纸条上写的都是好话,所以看的人就会很高兴,一高兴小费就会给得多一点。一般来讲,小费是餐价的15%,但如果对服务以及菜的质量比较满意的话,往往就会给20%以上的小费。所以每当结账时,服务员一定不会忘记附上签语饼,而对生产签语饼的厂家来说,小小的签语饼就成为一笔大生意。

全美到底有多少中餐馆,确切的数目很难统计,不过据《中餐通讯》的报道,全美中餐馆的数目在41000家左右,远远高于麦当劳全球31000家连锁店的数目,由此可见中餐馆在美国之多。

不过,中餐馆虽然数目多,但连锁经营规模的却不多,比较有名的全国性连锁店有熊猫快餐(Panda Express),这是一家经营美式中国快餐的连锁店,主要在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和商业街以及机场等地方经营,价格便宜,走快餐路线;另外还有一家称为“P. F. Chang’s China Bistro”的中餐馆,这家连锁中餐馆以走中高档路线为主,所开的店基本上选在比较好的地区,价钱比一般中餐馆贵,但从华人的角度看,这家连锁店的菜的口味并不怎么样,不过就餐环境的确比绝大多数中餐馆好。

美国中餐馆还有一大特点是同一家餐馆的中文名字往往与英文名字完全不搭界,比如香港酒家取英文名“Best Hunan Restaurant”,看英文美国人还以为是湖南餐馆。此类例子俯拾皆是,光是大华府地区的中餐馆,随手拈来的就有蓉园餐厅“Charlie Chiang Restaurant”、妈妈水饺馆“China Bistro”、海运酒家“China Chef Restaurant”、 益寿轩“China Gourmet”、百川味“China Star”、吉祥楼“China Taste”、东江海鲜酒家“China Town Express”、聚宝盆“China Wok”、 龙之味“Chinatown Garden”、如意楼“Chinese Express”、川味园“Dragon Chinese”等。这些餐馆的中文名字取得都不错,英文则头衔大得吓人,多以中国为冠,名字枯燥乏味。更好笑的是有些餐馆的英文名字一模一样,但却是不同的店,比如富都“Hunan Delight”、新欣大饭店“Hunan Delight”、鸿立“Hunan Delight”,不懂中文的人,一定以为是同一家店的不同分店。

雾谷飞鸿/美国参考
http://twitter.com/MeiGuoCanKao
https://share.america.gov/zh-hans/
本文无版权限制,欢迎转载。

签语饼 (照片:Xiao)
签语饼 (照片: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