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诗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为ShareAmerica撰写,她当时担任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非裔美国人研究专业(African American Studies)主任,现任美国最大的资助艺术和文化的机构安德鲁·W·梅隆基金会(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主席。

数百年来美国人通过走向街头表达心声:“这是我们的信念,要让人听到我们的声音。”街巷作为在政府三个分支机构以外人们发出共同声音的场所,是体现言论自由和相互团结的实际含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无需假装我们总是赞同或满意我们的政府,然而我们有责任提出问题促使其前进。[请见美国继续发扬以和平示威促进社会变革的传统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聚集的人群估计大约有25万人 (© AP Images)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聚集的人群估计大约有25万人 (© AP Images)

最具代表性的美国民众集会之一,是1963年的“华盛顿大游行”(March on Washington)。请想象一下,那是由各界人士组成的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权集会之一。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发出共同的呼声——我们要求对所有人一律公平。

马丁·路德·金是一位气宇轩昂、富有经验和天赋的演说家。他那洪亮而富于说服力的声音在很多美国人的脑海中回荡。而他也是一位极富感染力的思想家和作家。我们都记得“我有一个梦想”这句主题叠句,然而这篇演说的其他部分同样重要,展现着真正进步愿景的实质。他说:“我们绝不能让我们有创意的抗议活动沦为肢体暴力。我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升华到用灵魂力量对付肉体力量的崇高境界。”[请见美国年轻一代示威者采取新的网上工具继承马丁•路德•金的和平抗争传统

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图片由本人提供)
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图片由本人提供)

我的父母推着童车中的我参加了那次游行。我多希望我真地能说,我记得当时的细节——可惜我不能。但是我知道,在我成长过程中,我的那次亲历其境成为我们家的重要家史记录。每当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父母便会说,“你再小也能参加游行。再小也能参加自由和进步事业的集会。”

它是令人自豪的举动。在抗议中,我们其实展示了我们的团结和美国特征的重要一面。

本文曾刊发于202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