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画卷”(Picturing America)是国家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2002年启动的“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加强对美国历史和建国原则的研究及理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该图片集把美国一些最重要的美术作品带进全国各地的教室,帮助学生们通过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来了解美国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展现这个国家所经历的艰辛与辉煌。我们将在每周五为世界各地的中文读者献上这套历史名作赏析,希望借此为有意探究美国历史的读者开启一个独特的窗口。
图片介绍:多罗西娅‧兰格(1895-1965),《流浪的母亲》(赤贫中的加州豌豆采摘工,七个孩子的母亲,32岁,加州尼波莫市),1936年2月。黑白照片。农业安全管理局,战争信息局。国会图书馆印刷品及照片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图片赏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给农民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酷,他们不仅受到经济危机的重创,还遭受了一连串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和沙尘暴,以至农作物被毁,生计断绝。成千上万个贫苦不堪的家庭迁往加州的农业区寻求出路,到达后才发现在那里也难以改善境况。安置管理局(Resettlement Administration,后改称“农业安全局”)是按照罗斯福总统(Franklin D. Roosevelt)的“新政”成立的机构之一,它聘请了一批摄影师来记录这些迁徙者的生活,目的是让大众知道这些人需要联邦政府的帮助,并为相关立法寻求依据,多罗西娅·兰格就是其中一位摄影师。用该计划负责人的话来说,他们的任务是“把美国介绍给美国人”。
1936年3月,刚为安置管理局完成一项历时一个月的任务后,兰格开车经过圣路易欧比斯珀郡(San Luis Obispo)回家,途中注意到一个迁徙农民工营地前一块粗糙的手写标牌。出于本能,她停了下来:“我把车开进那个潮湿营地,并像一只归巢的鸽子般停下车子。”当她到达时,农民工们正在离开那里,因为晚冬的连阴雨已经毁掉了豌豆苗,这里将不再有工作机会。就在这个营地里,她在一顶简陋的帐篷中发现一名饱经风霜的妇女和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兰格后来得知,这个家庭被困在这里,
连续几天他们只吃一些从田里弄来的结冰蔬菜,汽车轮胎也被用来换食物了。
在十分钟内,兰格拍下这幅穷困潦倒的景象,每拍一张就更接近照片人物。最后一张是我们目前称为《流浪的母亲》的照片,这是母亲和三个孩子的特写镜头。通过这张照片,兰格完成了她在安置管理局的使命,即“留下他们的真实写照,不仅仅是他们的贫困,还有他们的自尊、他们的毅力、他们的精神”。
《流浪的母亲》没有描绘豌豆采摘工营地的任何一个细部——荒凉的景色和泥泞的场地、破烂的帐篷和残破的小卡车,但仍然有力地表达了持续贫困带来的担忧和绝望。母亲双眉紧锁,额头和面部刻痕般的线条使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32岁)苍老许多。她的右手抵住下沉的嘴角,下意识地显示出她的焦虑,一件罩衫随意穿在身上,衣袖已经破旧不堪,怀中的婴儿正在沉睡。在兰格拍摄的另一张照片中,母亲正在给这名婴儿哺乳。显然她已为这个家庭耗尽了心力,再也无计可施。两名年龄较大的孩子紧贴着她的身体,默默地寻求安慰,但她对他们好像对兰格的相机镜头一样,没有任何反应。兰格只知道该妇女的大概处境,她甚至从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她是在俄克拉何马州切诺基部落(Cherokee Nation)的印地安保留地上长大的一名纯血统美洲印第安人。
兰格离开营地后,第二天早上就洗出照片并把它们送交《旧金山新闻》(San Francisco News)。照片被用作一篇描述豌豆采摘工困境的文章的插图,全国各地的报纸也都转载了这篇报导。照片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把食物送到普通美国家庭餐桌上的农民工们居然自己在挨饿。面对此情此景,良心何堪?这些照片显示的不是导致贫困的经济因素,而是贫困对人的摧残。联邦政府立即采取行动,把两万磅食品送往加州的流浪农民工。
尽管产生了纪录照片的力量和效果,《流浪的母亲》却作为艺术作品长存下来。由于母亲的位置处于传统三角构图的中心,两旁各有一个孩子的头部,因此这幅照片有着古典纪念碑或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像的肖像感和象征意义。然而兰格自己却不能理解它特有的吸引力。她曾经抱怨说这张照片被反复使用,使她的其他作品受到忽略,但她的一位朋友告诉她:“时间是最伟大也是最可靠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