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画卷”(Picturing America)是国家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2002年启动的“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加强对美国历史和建国原则的研究及理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该图片集把美国一些最重要的美术作品带进全国各地的教室,帮助学生们通过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来了解美国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展现这个国家所经历的艰辛与辉煌。我们将在每周五为世界各地的中文读者献上这套历史名作赏析,希望借此为有意探究美国历史的读者开启一个独特的窗口。
图片介绍:托马斯‧埃金斯(Thomas Eakins, 1844-1916),《比格林划单舟》,约1873年。灰白布纹纸水彩画,19又5/16 x 24又7/8英寸(49.2 x 63.2公分)。大都会美术馆,弗莱契基金(Fletcher Fund),1924(24.108)。照片版权,1994,大都会美术馆。
图片赏析:在19世纪后半叶涌入巴黎学习美术的大批美国人当中,托马斯·埃金斯是一位先驱者。1870年返回家乡费城后,埃金斯从未离开美国。他认为,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倚赖对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的认识,而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在回国后的创作中,埃金斯始终致力于记录当代美国生活中的现实场景。
埃金斯在国外旅居的三年中,贯穿费城的斯库基尔河(the Schuylkill River)上的竞赛性质的划船活动成为该市的主要运动。在英国,划船一直被视作绅士们的专有运动,但在费城,人人都能参加,因为划船俱乐部使昂贵的设备不再成为障碍。不参加的人可以在岸上为划船手加油,划船比赛成为19世纪最受欢迎的体育活动之一。埃金斯酷爱划船,但从巴黎归来后,他不再将划船单纯当作一种娱乐形式,而是视为一个丰富的绘画题材,结合了他对现代生活的投入和对解剖学的兴趣。在开始接受包括画裸体模特在内的古典式欧洲教育之前,埃金斯已在习画过程中研究过人体解剖学。他着迷于运动力学,自然而然地被运动中的选手所吸引。
最初,埃金斯只画他认识的人,但1872年比格林(Biglin)兄弟来费城参加一场锦标赛。他们两位是职业桨手,约翰‧比格林还是一位超级明星,在单人划(双手各持一把桨)中无人能敌,据信他拥有完美桨手的体格。在这幅画中,比格林全神贯注,正在奋力竞赛,另一只平行的赛舟也在向前挺进。埃金斯选择了一个关键时刻,此时桨手刚刚做完回划动作,正准备再次把桨浸入水中;他的下一个动作将把船带到领先地位,并超出画框之外。这条河在这个明亮的夏日充满了生活气息,远方可见一群帆船和一组划船手,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比格林,他的身体和赛舟在画面中央构成一个细长的三角形。背景由广阔平静的天空与水面构成,突出了画面的横向结构,整个场景弥漫着宁静的气息,使人忘记了竞赛带来的兴奋感。
创作《比格林划单舟》时,埃金斯刚刚开始练习水彩画,他凭借那种运动员特有的毅力和自律来努力掌握这种媒介。与油画不同的是,水彩画不容许出错:如果画家出现笔误或改变主意,不能把颜料刮掉重来。很多画家喜爱水彩画的随意性,但埃金斯努力做到下笔准确。为确定桨手的确切位置,他先画了一幅油画,以便必要时修改。为了正确呈现水中倒影,他先做出几乎两倍大的详细透视图。
这种精益求精的画法似乎有所回报。埃金斯送了一幅《比格林划单舟》复制品给他在巴黎的老师让-里昂‧杰洛姆(Jean-Léon Gérôme),以显示他回到费城后有所进步。杰洛米称赞埃金斯的水彩画“完美无缺”。他写道:“在新大陆有一个使我荣耀的学生,我感到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