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拉美裔教皇预定9月22日抵达美国,将受到日益增多的美国拉美裔和亚裔天主教徒的欢迎。

在将近7,000万天主教人口当中,大部分(59%)依然是非拉美裔白人。然而,这个比例一直在稳步下降,原因是在这个群体当中有许多是老年人,并且参加教会的年轻人减少了。

相比之下,在30岁以下的美国天主教徒中,大约55%是美国拉美裔

人口结构的转变给美国的教会带来了许多变化。例如,位于费城(Philadelphia)北部的圣赫勒拿教会(St.Helena Church)是由德国和爱尔兰移民创立的,目前大多成员来自越南、厄瓜多尔和菲律宾等地。他们越来越多的参与有助于保存这个具有100年历史的建筑。

一位教友告诉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我们参加西班牙语或越南语的弥撒,因为我们的弥撒安排得很好,我们可以跟上进度并知道内容是什么。它并不一定要使用我们的语言。可以这样说,不管我们说什么样的语言,我们都可以一起祈祷。”

在堪萨斯州(Kansas)的一个教堂,天主教学生手持念珠诵念玫瑰经。在 30岁以下的美国天主教徒当中,大约55%是拉美裔。(© AP Images)

在宾夕法尼亚州本萨勒姆(Bensalem, Pennsylvania),由爱尔兰天主教徒于1903年建成的圣嘉禄(St. Charles Borromeo)罗马天主教堂,已经与附近的法蒂玛圣母(Our Lady of Fatima)拉丁裔教区合并。现在,弥撒同时以西班牙语和英语进行。

一位资深教友告诉CNN: “我们是白人,是美国中产阶级。认识到我们是一个世界性教会的成员感觉很好……这给了你归属感。它给你一种属于世界教会的感觉。”

这种趋势正在美国各地出现,有超过30%的美国教区包含至少两个族裔或种族群体,英语和西班牙语是两种最常用的语言。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美国境内的第一个天主教教区是拉美裔教区。第一座教堂于1523年建于波多黎各的圣胡安(San Juan, Puerto Rico);最古老的天主教传教团于1566年在佛罗里达州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Florida)建立。因此,拉丁裔教区从一开始就是美国天主教传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