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一年前曾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现在有些美国投资人既不存钱也不投资证券,而是买黄金白银,将金砖搬回家或锁在银行的保险箱里。这篇报道的目的是告诉读者,随着美国政府赤字大增以及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计划,美元将会不断贬值,通货膨胀将会加剧,为了对抗通货膨胀的风险,有些投资者既不相信证券市场,也不相信政府,宁可投资黄金等稀有金属。不过,也有许多经济学家以及投资人认为通货膨胀并非近期的危险,而通货紧缩才是经济的大敌。

黄金一向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有力工具。图为日本静冈县所存世上最重金砖,重25万克(照片:Toi Mine)
黄金一向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有力工具。图为日本静冈县所存世上最重金砖,重25万克(照片:Toi Mine)

看了不同经济学家的文章,听了不同股市分析师的投资建议,很多时候我自己感到更加困惑:美国经济面临的威胁究竟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现在我将两派意见的主要依据写下来,让读者也来做个判断。

通货膨胀派的主要理由是:

一,政府大量增发美元,使美元贬值压力大增。为了对抗金融风暴以及经济衰退,美联储两次实施定量宽松计划(Quantitative Easing),从 2008年11月下旬开始,美联储开始从金融机构购买6000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到了2010年6月,美联储持有的银行债务(bank debt)、贷款证券和美国国债高达2.1万亿美元,其中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超过1万亿美元。2010年11月,鉴于经济发展不够强劲,美联储决定实施第二波定量宽松计划,到2011年6月底之前,再购买6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二,政府为了促使经济恢复发展,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国会通过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计划投入近8千亿美元用于基本建设、健康保险、教育投资、能源开发等项目以及失业补助,政府大笔花钱势必推动物价的上涨。

三, 联邦政府债台高筑。2010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为1.57万亿美元,2011年估计下降为1.26万亿,目前联邦政府债务总数已高达14万亿。政府大举借债迫使财政部不断发行国债,而过多的国债则使美元面临进一步下跌的危险。

四,目前银行贷款利率已经达到历史低点,使得借款费用及负担大大降低,有可能激发更多的企业及个人的借款冲动,而大量的贷款意味着市场上有太多的钱流动,这是诱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的确,最近一段时间我的邮箱中不断收到不同信用卡公司寄来的信,都是以零利率为诱饵希望我新开信用卡帐户的。传统上来说,信用卡的利率是很高的,一般在两位数,现在变成零利率,对许多人来说绝对是有诱惑的。每个月刷卡消费千元,还账只要几十元,剩余的钱不用付利息,可以慢慢还(基本上以一年为限,超过一年后,则利息往往变成百分之二十几),等于是信用卡公司白借钱给你用,在这样的诱惑下,相信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

通货紧缩派的主要理由则是:

一,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不振,目前估计有四分之一的房主属于“负资产”一族。所谓的“负资产”,指的是房价低于所欠银行贷款总额。由于房价下跌,美国人的家庭资产也大大缩水,限制了消费能力。过去许多年来美国家庭都是将房屋当成银行的自动取款机,需要花钱了就将房屋抵押给银行,借出钱来消费,现在这个做法已经难以再续了,这样就限制了民众的消费力,从而使得物价没有涨价的动力。

二,失业率居高不下。劳工部今天公布了最新的就业数字,一月份的失业率为9%,虽然出人意料地比上个月的9.4%下降了许多,但依然很高。截至1月15日,全美有近930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面对高失业率,不但失业的人收入大减,连没有失业的人也面临失业威胁或不敢提出加薪要求,对于前景不明的就业市场,大家的共同心理是捂紧腰包,不敢乱花钱。消费的减少,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是坏消息,商家也不敢乱涨价。

三,劳动生产率(productivity)的大大提高。据劳工部的统计,2010年全美的劳动生产率比上一年提高了3.6%,是近八年来提高最快的一年。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意味着企业的生产越来越有效率,换言之也就是成本低而出产高。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可以在不提价的情况下依然不断赚钱,这样就消除了大规模涨价的因素。

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公开讲话看,他似乎对美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担忧高于通货膨胀,所以坚持实施定量宽松计划。至于是否象许多批评美联储的人说的那样,美国将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看来只能由历史作出评判了。

相关博文:美国有无通胀?美联储定量宽松计划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