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邮局面临竞争“铁饭碗”堪忧

半个世纪以前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金一、银二、铁三”,指的是海关工作最好,尤如金饭碗;其次是银行工作,犹如银饭碗;接下来就是铁路及邮局工作,乃是铁饭碗。到美国后,才知道邮局工作的确是铁饭碗,邮局员工虽然名义上不属于政府公务员系列,但却是准公务员,福利待遇与公务员几乎一样,邮局的财政虽然自理,但钱不够开销时,按规定可以向财政部借。美国邮政署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USPS) 的署长 (United States Postmaster General) 则由总统任命。

设在政府大楼内的邮局    (照片:Xiao)
设在政府大楼内的邮局 (照片:Xiao)

美国邮政署原来称为邮政部(Post Office Department),与国防部、能源部等一样,是联邦政府的一个部,而且是联邦政府内资格最老的一个部门,它的历史比美国建国还早。邮政部部长在政府内本是很有影响的一个职位,但到了 1971年时,随着机构改组,邮政部改为联邦独立机构,其主管也不再是内阁部长,改称署长,在联邦政府内的地位大大下降。不过,邮政署有雇员近60万,乃是除军方外,政府机构内单一最大雇主。

1971年的改革,将邮政部变为邮政署,目的是希望邮局能够成为盈利的独立机构,所以邮政署是不可以用纳税人的钱来运作的,邮政署的年度报告常常很自豪地说,他们没有用纳税人一份钱。这就将邮政署与其它政府机构区分了开来,其它政府机构没有财政独立这一说。邮局赚来的钱,必须交给联邦政府,如果亏损,可以向财政部借款。

由于邮政署属于联邦独立机构,其业务由国会相关委员会负责监管,不能自行其事,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限制了邮政署的独立经营能力,邮局只能经营信件包括邮递,外带申请护照、小额电汇等零星业务,与英、法、德、日等国家的邮局相比,美国的邮局经营范围十分狭窄。

2009年全美邮局一共投寄了1770亿封邮件,平均每天投寄5.84亿封邮件,每分钟投寄40万封邮件。邮政署现有员工近60万人,有邮递车21.8万辆,乃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车队。遍布全国的大小邮局约36400个,比麦当劳、星巴克、沃尔玛的全部经营店加起来还多,全年经营收入为680亿美元。不过,在电子邮件盛行、寄信人数越来越少、UPS以及联邦快递的激烈竞争下,邮政署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目前邮政署欠债高达120亿美元,很快就要达到国会规定的150亿美元的上限,如果国会不将上限提高,邮政署将难以运作。

典型的寄送邮件车   (照片:Xiao)
典型的寄送邮件车 (照片:Xiao)

现在邮局的服务是每周六天,为了减少开支,已有人建议将六天改为五天。此外,邮政署也开始考虑裁员,或自然减员,以控制人力成本。邮政工会是美国少数几大工会之一,邮政署削减人力成本的努力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要看能否与工会达成协议。

邮局员工的工资,根据Payscale网站的调查,邮递员工资中位数为5.1万美元、邮局内接待顾客的职员为5.2万美元、顾客服务经理为6.1万美元、邮局主管为7.1万美元。此外,与私人公司相比,邮局员工收入不算高,但工作稳定、福利较好。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华人、韩国人、印度人聚居较多的城市,报考邮局成为这些族裔的热门选择,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在邮局工作的。

邮递员的工作,除了大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是步行送信外,绝大部分地区是驾车收发邮件。每家在路边设一个邮箱,邮递员按时驾车经过,坐在车内将信件放入邮箱,如屋主有要寄出的信件,也放在邮箱内,邮递员取后集中寄出。为了收递方便,邮递车的驾驶座位一般在右边,这样靠在路边就可以取信送信,不必下车,这与美国普通的汽车驾驶座位在左边是不同的,而与英国汽车驾驶座位在右边一样。

每家每户设在路边的信箱,没有锁,红色指示牌向上竖起表示有需要寄出的信在信箱内,邮递员看见就会取走  (照片:Xiao)
每家每户设在路边的信箱,没有锁,红色指示牌向上竖起表示有需要寄出的信在信箱内,邮递员看见就会取走 (照片:Xiao)

 

1847年发行的美国最早邮票  (图片:美国邮政署)
1847年发行的美国最早邮票 (图片:美国邮政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