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美国非洲裔成立了最初的9个校园兄弟会和联谊社,目的在于培养领导能力和学术精英。马丁•路得•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和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等传奇性人物作为校友进行了不懈努力,促使美国在政治、民权和体育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这些组织被人们称为“九大圣哲社团”(Divine Nine),至今仍然在校园内具有深远的影响。今天黑人兄弟会和联谊社最经典的标志是踢踏舞。
据«九大圣哲社团:美国非洲裔兄弟会和联谊社历史»( The Divine Nine: The History of African American Fraternities and Sororities)一书的作者劳伦斯•罗斯(Lawrence Ross)说,“人们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这一点认识我们,鲜明地体现了我们的身份和特征。”

黑人兄弟会和联谊社创建的踢踏舞吸取了奴隶和部落舞蹈的传统,讲究肢体动作和语言节奏的协调一致。但新的时代也带来了新的样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退役的黑人士兵引进了军事操练的动作,后来摩城(Motown)风格和霹雳舞也成为踢踏舞的基本套路。
据«灵魂踢踏舞:美国非洲裔踢踏舞表演»(Soulstepping: African American Step Shows)一书的作者伊丽莎白•法恩(Elizabeth Fine)说,“这些程式最初通过宣誓仪式发展而来,[新成员]必须必须穿戴一致在校园里行进,向兄弟会和联谊社表示效忠和同心同德的精神。”

有关踢踏舞诞生的记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黑人学生开创进入白人学校的历史后才开始超越黑人兄弟会和联谊社的文化范畴。20世纪80年代,踢踏舞向美国主流文化发展,开始在好莱坞(Hollywood)影片和 1996年夏季奥运会(Summer Olympics)活动中大显身手。
今天,踢踏舞已经进入全世界的意识,在韩国和南非等地蓬勃兴起。最近在巴黎(Paris)举行的时尚表演期间,模特儿们还以踢踏舞的舞步在展台上行走。
踢踏舞维系了黑人兄弟会和联谊社的自身特征,为各组织的成员向年轻人进行辅导和提供社区服务打开了大门,最集中地展示了九大圣哲社团的风貌。
法恩说,“各组织的成员为筹集奖学金和其他公益活动组织踢踏舞演出,提升了附近社区的地位。这也是美国非洲裔兄弟会和联谊社的一个主要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