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共和党初选结束,出乎党内大老们的意外,在一个至关重要的选区——现任副总统拜登遗留的特拉华州参议员席位——的竞争当中,被党内权势集团看好、具有挑战民主党对手实力的迈克尔•凯瑟尔(Michael Castle),败给了被 “茶党”(Tea Party)和2008年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莎拉•佩林(Sarah Palin)支持的克里斯汀•奥唐奈尔(Christine O’Donnell)。这让我想起2000年总统大选。当时小布什在佛罗里达州只比戈尔多了537票,如果没有左翼的绿党出来“搅局”、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分流了民主党将近10万张选票的话,历史就会改写。今年出来挑战权威的右翼茶党,会不会粉碎共和党在参议院重新掌握多数席位的美梦?
茶党现在还只是共和党内的一个右翼派别,它的重要政治诉求是反对扩大联邦政府权力,主张减税,反对政府过度干涉企业运作,主张回归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它采用后人对独立战争时期波士顿倾茶事件参与者的称谓作为自己的名号。茶党影响力的崛起反映了美国历史悠久的“第三党”政治角力传统。

美国绝大多数开国元勋都讨厌政党,所以宪法对政治组织只字未提。但是代表部分人利益的政党在建国不久就已经出现,直到南北战争前夕开始形成民主、共和两党轮流主宰政坛的格局。从那个时候开始,成千上万的各种党派当中,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两匹“黑马”,其影响大到可以左右政局的地步,人们把这些个黑马统称为第三党。
美国最早有影响的第三党是将近100年前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创建的进步党(Progressive Party)。在罗斯福总统第二任后期的1909年,他所属意的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成功当选继任总统。但是塔夫脱逐渐背离了罗斯福的政治主张,于是一些人鼓动他在1912年再次出山。但是罗斯福在共和党初选当中败给了塔夫脱,结果罗斯福及其支持者从共和党分离出来,建立了进步党。进步党主张限制大型垄断企业,赋予妇女选举权,实行累进税,建设巴拿马运河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等,在大选中获得27.4%的选票,高于塔夫脱的23%。由于共和党的分裂,民主党的威尔逊以42%的普选票和435张选举人团票(罗斯福得了88票,塔夫脱8票)赢得了总统选举。在竞选当中,有人质疑罗斯福的健康,认为他年龄偏大。罗斯福则宣称自己的身体强壮得像一头“雄牡鹿”(Bull Moose),所以人们也昵称进步党为雄鹿党。

在进步党脱离共和党的同时,美国社会党(Socialist Party)也达到自己的历史巅峰。社会党的竞选纲领主要强调交通和通讯行业的合作所有制,减少工时,增加政府公用事业投资和提高就业率。它在1912年的大选中得到了6%的普选票。
进步党在这之后逐渐式微,到1924年由罗伯特•拉•福莱特(Robert La Follette)出马竞选总统有所斩获,赢得16%的普选票和他的家乡、威斯康辛州的选举人票。福莱特的主要支持者为农民和产业工人,也包括社会主义者,他主张铁路和矿产国有化,给富人加税和保障劳动人民集体谈判的权利。
从那以后,第三党影响政坛选情的还有1948年反对冷战、代表进步党竞选总统的

亨利•华莱士(Henry Wallace)和主张加强州权的南方民主党;1968年反对民权运动和联邦政府的美国独立党(American Independent Party)总统候选人乔治•华莱士(George Wallace);以及1992年和老布什、克林顿竞选总统的改革党党魁罗斯•佩罗(Ross Perot)。佩罗的重要政纲包括平衡预算,支持堕胎和持枪权利,主张保护本土企业反对业务外包,要求加强环境保护和实现信息时代的直接民主。佩罗赢得的19%普选票,是自1912年西奥多•罗斯福参选以来的最高纪录。但是他没有在任何一个州取得胜利,也就是说一张选举人票都没有获得。

美国的政党政治经历了200年的洗礼,尽管比较成熟,国会也不断立法对选举办法、经费筹集等加以改进和施加限制,但是批评意见还是层出不穷,特别是不少人对民主、共和两大党交替主宰政局不满。今天茶党的出现和影响明显增强,不但相对激发了人们的参政热情,而且可能提高11月选举的投票率,所以自然成了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和国际间的关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