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6 Nobel Prize in physics)得主之一迈克尔∙克斯特里兹(Michael Kosterlitz)表示,年轻和缺乏经验有助于他培养创新思维。

诺贝尔物理学奖(2016 Nobel Prize in physics)得主之一迈克尔∙克斯特里兹(Michael Kosterlitz)表示,他与其他两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自己当年发现新事物的时候“年少无知”。

上世纪70年代,克斯特里兹和戴维∙索利斯(David Thouless)都证明,两维空间的材料在不损失电阻的条件下具有导电的功能。这种功能被称为超导。他们的研究成果令人感到十分意外。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三维空间的状态。我们可以上下左右、前前后后移动。但是两维的平面空间是什么情况呢?

根据常规的认识,人们可能不会很感兴趣。但是罗德岛州(Rhode Island)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的克斯特里兹、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索利斯和新泽西州(New Jersey)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的邓肯·霍尔丹(Duncan Haldane)发现,某些特异物质具有轻薄的奇特性质,他们称之为两维或一维状态。

他们进行的研究将对未来的电子设备和量子计算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此,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于10月4日宣布这三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克斯特里兹在获得这项研究成果的时候年仅20多岁。他说,他当年挑战已确立的科学理论,“毫无顾忌”成为他的优势。他说,“我没有任何先入之见。我很年轻,傻得很,才敢于尝试。”

索利斯也有同感。“你无意中发现了新事物,而且有幸认识到你的新发现很有意思。”

ShareAmerica 参与撰写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