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率领、24家美国公司代表组成的奥巴马政府的第一个内阁级贸易代表团在访问香港、上海之后于5月20日抵达北京。代表团的重点在清洁能源方面与中国合作。骆家辉部长21日在清华大学与师生见面,发表简短的演讲之后,现场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同时通过”网易”平台回答了《环球时报》网民的问题。
骆家辉在演讲中提到了已故的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斯莫利(Richard Smalley)。斯莫利在阐述未来50年人类面临的10大全球性问题时,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才能满足21世纪的能源需求,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灾难性破坏。
骆家辉认为美中两国将为解决这一问题起带头作用,因为美中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排放国,我们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其他各种灾害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场价值6万亿美元,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清洁能源领域。通过在清洁能源、节能以及电力存储、输配电领域的美中合作,能够帮助中国实现雄心勃勃的目标,同时为美中两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简短的演讲之后,骆家辉部长接受学生和网民的提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位学生提出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的问题。骆家辉在回答时指出,其实美国对华出口产品大部分没有出口限制,即使少数受到控制的产品,其中大部分仍获得批准。只有极为少数的产品因为涉及敏感的安全和军事技术,必须加以保护。除非这些国家和美国有紧密的联盟关系或安全方面有密切合作,不得对任何其他国家出口。尽管这样,奥巴马总统还是下令重新考虑我们的出口管制政策,进行改革,只对那些对国家安全最为重要的极少数产品加以管制。我们正在朝这个目标努力,今年夏天就会出台新的政策。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学生问起中国公司收购美国资产时受到制约的问题。骆家辉指出,美国对待外来投资是全球最开放的国家之一。美国对来自欧洲、中东、俄罗斯、日本甚至中国的投资都表示欢迎。只有个别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例,外资进入美国会受到限制。
一位网友和清华的一位学生在提问当中,都涉及到了当前的金融危机和应对措施。骆家辉在回答时强调,美国国会即将通过立法,解决引发危机的根本问题。各国都需要提高就业率,而中国则面临提高内需,避免过分依赖出口的问题。
清华大学工程学院的一位学生提问时说,中美经济合作的基础是中国便宜的劳动力,很多美国人认为如果要保持我们的经济关系,可能要保持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水平。骆家辉则回答说,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不在于便宜的中国劳动力。劳动力的成本在中国已经开始上升,中国劳动力已经不算是特别便宜。当中国进一步从制造业转移到创新,全球的民众都可以从中获益,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改善。
骆家辉认为美中经济合作的基础在于有很多的领域、在很多全球性的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两国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朋友,很多来自广东的中国移民18世纪来到美国开发资源,修筑铁路,建设城市,所以中国人一直为美国创造繁荣。在二战之前美国一直是中国的盟友,一起打败帝国主义,现在在反恐方面也有很多合作。骆家辉部长还鼓励今天的清华学子说,美国、中国和全世界都寄希望于你们这样充满智慧和激情的一批人,去发现新的能源技术,达成高效节能的目标,在美中两国创造工作机会。他坚信美中两国必将在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上发挥带头作用。
美国商务部英文网站文章:
骆家辉部长率领的清洁能源代表团结束对中国的访问(Secretary Locke Completes Clean Energy Trade Mission to China)
《美国参考》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