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件创造美国的物品》之十:印第安部落的食品配给证

史密森尼协会的1.36亿件收藏品,包括这次遴选出来的《101件创造美国的物品》,大部分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或者能够为未来提供借鉴,还有纯粹是为娱乐创造的器物。但是也有少数入选文物,它们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的灰暗角落,让人心情沉重甚至感到歉疚。这些物品当中有一张小小的卡片,它是那么不起眼,如果遗忘在口袋里,说不定会在洗衣服的时候被揉成纸团。那就是当年联邦政府发给印第安人的食品配给证。

这张配给证大小只有1.625英寸 x 3.125英寸(约4 x 8厘米),在1883年发给一位名叫“女人衣裙”(Woman’s Dress)的印第安人。那时白人殖民者常常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土著居民的服饰,而且常用外观来给他们起英文名字,所以今天很难判断这张配给证的主人到底是男人还是妇女。

南北战争结束,横贯美国的铁路建成,美国开始了新一轮开拓西部的热潮,一波又一波的移民跨过密西西比河,去那边开辟牧场和农庄。在联邦政府和军队的庇护下,不断与印第安部落争夺土地和资源。1880年代国会再次制定《印第安人迁移法》(Indian Appropriations Act),强制赎买密苏里河以西的大片土地提供给移民,将那里的苏族(Sioux)人驱赶到荒凉的山地丘陵,建立印第安保留区和配给制度,定期给他们发放食品。这张小小的食品配给证就是那一段历史的写照。

Woman’s Dress是奥格拉拉-拉科塔(Oglala Lakota)部落的印第安人。该部落是苏族的一个分支,他们的保留地位于现在的南达科他地区,应该距离知名的拉什莫尔山不远,今天那里的一座山头上雕刻着著名的四位总统头像。

从配给证上可以知道,Woman’s Dress一家共有9人。除了家庭人数,配给证上还有部落名称,发放食品的管理机构等。卡片上方有镶环的圆孔,可以拴上绳子便于携带。下方则是从1到14的三排数字,当每个星期一次领取口粮时,官员会在相应的数字上打孔。配发的食品除了牛肉之外,如果运气好,还会有豆子、玉米、面粉和食盐,偶尔有一点糖、咖啡、肥皂和烟草等。

1882年10月至1883年1月,苏族印第安人与联邦政府签订的迁移协议(Agreement with the Sioux of Various Tribes, 1882–83)上冠冕堂皇地写着:“美国政府提供给印第安人一个永久的家园,在那里他们能够以白人的方式生活”(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provide for said Indians a permanent home where they may live after the manner of white men)。

印第安人几千年来靠狩猎为生,整个美洲,包括北美大平原一直是他们的家乡。现在那里的沃土被远方来的定居者强占,取之不竭的平原野牛也被他们滥杀殆尽,就连配给的牛肉也是来自遥远的蒙大拿,那里的黑脚野牛因为肉味奇差,过去平原印第安人是不屑一顾的。普通印第安人并不认得那些条约上写的英文,但是知道那是自己的酋长在强大的政府军面前不得不签的城下之盟。他们珍重手中的这张卡片,但是它也意味着自己从此失去了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

Woman’s Dress把那张卡片用皮绳拴起,还用豪猪刺和锡制的锥尖加以装饰,隐喻着一去不复返的草原野牛,那是印第安人的神圣,也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今天我们拿起这张小小的卡片,透过泛黄起折的纸张和穿过的洞眼,可以看到当年放映《与狼共舞》终场后默默散去的观众。他们在想,如果历史可以重走一遍,自己应该怎样做。

Oglala Lakota部落印第安人“女人衣裙”(Woman’s Dress)的食品配给证(史密森尼协会)
Oglala Lakota部落印第安人“女人衣裙”(Woman’s Dress)的食品配给证(史密森尼协会)
1, 2, 3:苏族印第安人在南达科他的松树岭(Pine Ridge)排队凭配给证领取食品;4:北达科他的印第安人在等待分配每半个月一次的牛肉(国会图书馆/丹佛公共图书馆)
1, 2, 3:苏族印第安人在南达科他的松树岭(Pine Ridge)排队凭配给证领取食品;4:北达科他的印第安人在等待分配每半个月一次的牛肉(国会图书馆/丹佛公共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