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商业秘密安全的考虑,第五代通讯技术(5G)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更多的设备和个人采用5G网络,中国拥有的华为等5G承包方以及中国政府可能借此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接触全世界的数据资料。

美国网络外交官罗伯特·斯特雷耶(Robert Strayer)曾于5月指出,“各国不应该允许5G成为中国从我们这里获得知识产权的另外一个媒介。”

中国和美国的知识产权

美国建立了全世界最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促进美国在发明领域的领先地位贡献了力量。知识产权必须受到保护,否则一旦遭到盗窃,为研究和开发投入的数百万美元就会付之东流。竞争对手就可以在市场上推出同样的产品和服务。

相反,中国自上而下的国营经济模糊了公共和民营部门的界限。例如,据美国有关方面提出的指控, 5年多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国家安全部侵入法国某太空公司的电脑,获得涡轮风扇引擎技术。

与此同时,中国的国营太空公司正在开发类似的引擎在中国和其他地方制造商用飞机。

什么是知识产权?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论坛(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Forum)的定义,知识产权指智力创造的成果,包括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设计;以及商用标志、名称和图像。

这些创造发明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创造者可以从本身的作品中获得收益并通过他们独特的创意发展工商业、艺术和设计。

知识产权被盗造成的损失

盗窃商业机密、贿赂雇员和侵入外国电脑是中国公司盗窃外国发明和知识产权的3种方式,试图借此成为全世界的技术超级明星。

斯特雷耶说,“中国为了满足自身的商业利益,如果能够获得接触的渠道就会盗窃知识产权。这种行为由来已久。”

美国贸易代表(U.S. Trade Representative)在2017年发现,中国盗窃的美国知识产权目前使美国每年损失2,250亿美元至6,000亿美元。

其中一个显著的事例发生在2018年。当年北京某涡轮公司因在美国盗窃某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被判有罪。据审判期间提出的证据,这家美国麻省的公司因此损失了10多亿美元,失去几乎700个工作岗位。

更严重的是,中国盗窃知识产权的对象并非仅限于美国公司。2018美国国家网络战略(U.S. National Cyber Strategy)报告指出,中国在世界各地从事盗窃知识产权的活动,往往采取侵入公司电脑网络的方式,总价值达数万亿美元之多。种种精心策划的攻击行为涉及盗窃工商专利、技术、商标和版权等。

例如,据美国政府2018年的一份起诉书,世界第2大智能电话制造商华为盗窃了德国子公司T-­Mobile发明的用于智能电话测试的机器人手臂。华为试图进行复制。

另外,中国两名政府黑客于2018年被指控在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盗窃太空、能源、电讯、媒体等一系列公司的商业机密。

遗憾的是,解决盗窃知识产权的问题旷日持久。例如,中国XTAL公司在2019年盗窃荷兰某科技公司10多万份文件,涉及源代码、定价战略、软件、保密算法和用户手册等,经过30个月的诉讼才被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