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刚过,元旦接踵而来,最高兴的是孩子们,因为会收到长辈以圣诞老人名义送的礼物,包括各种玩具。我们刊发过一篇博文,说的是有关动物的圣诞儿歌,见《圣诞新年儿童歌谣——动物篇》。其中一首是小女孩想要圣诞老人送给她一头河马作为礼物,笔者将歌词的第一小段试译为:
圣诞节我想要有一头河马
只有河马,才会让我快活
不要玩偶,也不要小叮当
我只想跟河马嬉戏和玩乐
歌词里的小叮当,英文是dinky tinkertoy,是英美对结构玩具的统称,也是两个流传至今的结构玩具著名品牌。这类玩具需要一件件对接起来,做成桥梁、房屋、轨道车辆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物件,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概念。

在工业革命之前,英美等西方国家有一类常见的手艺人,他们走街串巷,敲敲打打,制作修补那些采用锡(tin)或锡合金做的锅碗瓢勺和烛台灯具等家用器皿,人们把他们叫做tinker/tinsmith。其实中国也一样,直到1980年代甚至更晚,各地还有不少走街串巷的修理匠,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伴随着清脆的铁片敲击声,至今还是老北京怀旧的话题。

今天作为职业的tinker和tinsmith已经成了古董,但是英美人不但保留了Tinker这个姓氏,而且把它和心灵手巧联系到一起。20世纪初期英美发明了Dinky和Tinkertoy这两种结构玩具,中文把它们译成小叮当,是音意结合的译法。美国玩具行业在1998年建立了《国家玩具名牌堂》(National Toy Hall of Fame),Tinkertoy登堂入室,名列美国首批名牌玩具之一。
时间再往前推两百年,儿童结构性启智玩具的鼻祖,恐怕要算到大名鼎鼎的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头上。洛克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对社会契约理论有重大贡献,主张政府只有在保障人民拥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等自然权利的条件下,其统治才具有合法性,否则人民有权将其推翻。美国开国先贤和独立宣言都深受其影响。
洛克十分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1693年他发表“关于教育的一些想法”(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一文,还制作了英文字母的拼图玩具。洛克的思想被德国儿童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发扬光大,现代国家普遍设立的幼儿园,就是福禄贝尔的创举。他还用圆球、圆柱体和立方体制成教具,启发儿童对形体和结构的认知,至今还是世界各国幼儿园最基本的儿童玩具之一。

随着材料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还有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想象力前所未有的飞跃,新奇的结构玩具层出不穷,不仅少年儿童,不少大人也乐此不疲。乐高(Lego)、拼图(Jigsaw Puzzle)几乎人所皆知,源自非洲、用材俯拾皆是、且带有比赛性质的叠叠乐也加入这一行列。人类的未来虽然充满挑战和未知,但是有一点倒是确定无疑的,即一代比一代将更加聪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