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U.S. Labor Department’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每个月公布前一个月的美国就业和失业人数,其中也包括他们的年龄、种族和族裔背景、教育程度和职业等。
劳工统计局从1940年开始公布这类数据,并且将统计方法公布于众。
确立劳工标准的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以及包含36个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把提供定期、透明和不带政治色彩的失业率报告视为一项重要工作。美国是上述两个组织的成员。
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学家史蒂文·卡普索斯(Steven Kapsos)说,及时的劳工数字帮助决策人“制定、实施和评估有实际根据的政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劳工组织从世界各地国家的统计机构收集劳工调查数据。卡普索斯说,“健全的调查不仅对决策者很重要,而且也对公司和找工作的人很有意义,有利于他们做出知情的决定——无论是在征聘、报酬,还是在有关当前及未来技术需求类型等的各个方面”。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代理首席统计师保罗·施里尔(Paul Schreyer)说,经合发组织成员国对收集何类数据以及收集数据的频率有共识。他说,“共同的知识、证据以及方法上的透明有助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让社会知情”。
“ 没有数据,你拥有的仅是看法。”
— 美国工程师爱德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
美国国务院首席经济学家沙伦·布朗-鲁斯卡(Sharon Brown-Hruska)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数据——包括失业数据——是不可靠的。
她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把捏造他们的国内生产值、失业率和经济数字当成科学。他们对经济统计数字的控制和共产党独特的(即中央计划)做法使力图衡量经济表现的经济学家相当惊愕”。
布朗-鲁斯卡说,“具体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确立地方政府必须达到的国民生产值和就业增长目标”。她说,有关当局为了达到目标,“在投资不足的同时,减少对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人的统计,例如农村和地方流动劳工”。
这个制度使一些中国人得不到失业福利,也给经济学家比较各国失业率造成困难。
经济缩影
美国利用每月的统计报告调整制定政策。这些信息让有关官员不仅知道有多少人失去工作,而且他们如何失去工作,发生在多长时间以前,以及失业者的性别和年龄。这些数字显示就业者的工资水平幅度,并反映出哪些经济行业在遭受挫折,哪些正在招工。
全国失业率——它以失业人数占劳工总人数的百分比来体现——也许是最广为美国公民所知的劳工市场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