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领养无家可归小狗的经历

两个多月以前我曾写过一篇介绍美国宠物狗概况的博文《美国宠物犬知多少?》,不料两个月以后我自己也领养了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狗,领养过程让我对领养宠物有了切身的了解,也对照顾无家可归宠物的组织更充满敬意。

今年感恩节的周末我们家附近的一个动物领养所开放,这个动物领养所由“救援动物踏上归家之路”(Homeward Trails Animal Rescue)组织负责运作,听这个组织的名字就感觉很有爱心,因为他们暂时照顾那些无家可归的宠物,希望能让它们找到好的主人、找到好的家。我与妻子早就想养一只狗,但总是没有看中的,因此就决定去看看。去到那里,只见几十只狗集中放在院子里让大家领养,我们一眼就看中一只名为“莱茜” 的小狗,外形、年龄(1岁半)都很满意,我们夫妻较少会同时一眼看中同一只宠物,于是当场决定领养。

领养时手续很严格,领养表格上的问题非常详细,比如以前是否养过狗?自己是屋主还是租房住?如果是租房住,养狗是否得到房东的同意?住的是层楼还是连栋屋或独立屋?有没有院子?院子有没有围墙?家里住了几个人?有几个成人?如果有其他成人住在一起,他们是否同意养狗?诸如此类等等。

除了填表以外,动物领养所的工作人员还问了许多问题,主要担心狗被领养后是否会得到好的照顾。问题之一是我们一年准备花多少钱在狗身上?我当时想了一下回答说大概一千美元左右,工作人员则建议说如果是他养这只狗,会花费1500到2000美元之间。回家后查各种资料,发现同类型狗的各种开销加上保险,大概就是工作人员建议的数目。

我们领养的是一只混血猎狗,有猎狗的优美体型,但没有那么凶猛,也不高大,重35磅。领回家后越看越欢喜。莱茜很害羞,不会乱叫,也不会对人过分热情爬到客人身上,只是现在与我们还不太熟,需要训练。

在动物庇护所将领养的莱茜带回家前,工作人员为小狗打好各种必须的疫苗针,并详细告知狗的习性。领养几天后,负责照看这只小狗的工作人员还与我们联系,看看莱茜在新居是否习惯,我们有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帮助的地方。

“救援动物踏上归家之路”是大华府地区许多非营利动物照看组织之一,2001年由爱心人士苏贝尔(Sue Bell)夫妇设立。成立15年来,共有2.1万只无家可归的狗与猫通过该机构被领养、找到了新家。在这里工作的大部分人员都是义工,运作经费主要依靠捐款。许多在该机构领养了宠物的人,后来都成为该机构的支持者,捐款捐物,也做义工。

据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ASPCA)的资料,全美共有13500多个动物庇护所,专门照料无家可归的猫狗等动物,并等待有心人来领养;每年进入动物庇护所的无家可归狗约390万只,猫约340万只;而每年只有140万只狗、130万只猫被领养,因此,大量猫狗在动物庇护所等待领养。由于经费、场地、人力有限,每年约有120万只狗、140万只猫被安乐死。从数据上看,领养猫狗还大有可为,很高兴我自己也成为领养猫狗百万大军中的一员。

领养的狗“莱茜”正在玩耍(照片:Xiao)
小狗“莱茜”闭目养神(照片: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