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语言学副教授苏珊•克默尔(Suzanne Kemmer)是斯坦福大学的语言学博士,专长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认知语言学以及语义、句法和语义变化,是该系的认知语言中心主任。她2008年曾应邀访问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研究生暑期课程中讲授“认知、传播与文化”课。
克默尔教授开了一门 “英语词汇”(Words in English)基础课,其中有一节专讲构词和新词。英语里的新词,除了按照形态学与派生规则在现有的词汇和语素基础上创造之外,就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借用自其他语言。
这种借用其他语言词汇的过程,一开始是懂两种语言的人使用某个外语词汇,当他们对不懂那门外语的母语同胞使用该词汇的时候,需要通过解释才能让人了解该词汇的意义。如果借用频繁,该外语词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即便完全不懂那门外语的人也明白是什么意思,则约定俗成,该词汇就成了英语中的外来语(Loanword或Borrowing)。当然也有的因为用的人不多,达不到这个阶段,它就始终以外语的形式存在于英语中。
英语外来语的来源,从历史上分为前古英语(或日尔曼语)时期的拉丁语;古英语时期的拉丁和凯尔特语;中古英语时期的斯堪的纳维亚语和法语;早期现代英语时期的拉丁、希腊语以及通过西班牙语和诺曼语吸收的阿拉伯语;17世纪中期之后,英语进入现代英语时期,这时除了传统的法语等外来语词库外,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包括汉语都成了英语的源语言。
英语最重要的外来语源自法语。据统计,现代英语里有28%的词汇来自法语。在诺曼占领时期及之后,法语中关于政府、法律、教会、贵族、军事以及烹饪和文化等,有大量词汇被英语吸收,例如国家和政府(country, government),法院和监狱(court, prison),宗教与祈祷(religion, prayer),皇家、王子与公主(royal, prince, princess),军队与士兵(army, soldier),牛肉猪肉(beef, pork)和煎炖烤(fry, stew, roast),艺术舞蹈绘画雕塑(art, dance, painting, sculpture),男女信件阳奉阴违(male, female, letter, feign)等,还有移植于法语的英语前后缀,例如can-, de-, pre-, -age, -ity, -tion, -ment等。如果只统计常用英语的话,这个比例可能更高。想象一下,如果把英语中的法语外来语词汇和语素扫除干净的话,英美会不会像圣经中建造巴别塔的情形一样,人们相互之间无法就最基本的生活工作进行交流,整个社会面临崩塌。
外来语通常是文化交流过程中,强势的一方向弱势的一方输出,反过来要少很多。但是近代英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例如kung fu(功夫),tai chi(太极),yin-yang(阴阳),typhoon(台风),wonton(馄饨),tofu(豆腐),ginseng(人参)等。它们大多直接从汉语音译,其中很多来自粤语,也有一些与闽南话有关,这与近代中国对外交流的主力在闽粤地区有关。
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汉源英语,一个是ketchup(番茄酱)。Ketchup在英美是最基本的调料之一,麦当劳肯德基及家庭餐饮烹饪都常用,主要成分可以是番茄、蘑菇、牡蛎或其他贝类等,但是以番茄为主料的比较多,特别是在美国,一般提到ketchup又不加说明,指的都是番茄酱。
英语ketchup的来源说法不一,但是比较有根据的说法是来自中国福建的厦门或漳州一带,那里的渔民用盐水将鲑鱼等海货浸渍后食用,用厦门话也就是通称闽南话发音kôe-chiap(国际音标),被洋人以ketchup用在他们的语言中,就成了一类调味酱汁的统称。Ketchup在美英是如此的普及,以至于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是一个外来语,更不用说它是来自于汉语了。
还有一个是gung ho,发音类似于“刚吼”,来自于汉语“工合”。按照韦氏大词典在线版,是极为或过于热心或热情(extremely or overly zealous or enthusiastic)的意思。当年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在中国组织工业合作社,简称“工合”,抗战期间在大后方生产军需品,贡献不小。
1930年代后期,艾黎的好朋友、卡尔森(Evans Carlson)担任驻华使馆武官。在述职报告中,他描述了所见到的中国军民“为同一理念合作献身以达成目标”的精神,并把它概括为“工合”二字。卡尔森返回美国后不久,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他担任海军陆战队第二突袭营指挥官。卡尔森在部队训练作战中强调工合精神,用工合二字的谐音作为口号激励将士,当他们对命令齐声回应gung ho!时,即表示“一同工作,一定做到!”。由于这样的吼声具备军人的特质,很快被其他部队采用,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通用的训练口号和非正式箴言。
1943年美国战争影片Gung Ho!: The Story of Carlson’s Makin Island Raiders (汉译“喋血马金岛”或“喋血梅金岛”),就来源于卡尔森率领第二突袭营,攻占日军在太平洋马歇尔群岛东南方马金群岛的故事。从那之后,Gung Ho就成了美国广泛采用的俗语。在1986年,好莱坞还拍摄了一部也叫Gung Ho!的喜剧片,内容则从对日战争变成了采用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改造一家濒临破产的美国汽车厂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