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蒂加/钦科蒂格野马的身世疑团或许有了答案

两年多以前本博曾经介绍了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的阿萨蒂加州立公园,特别提及在那里繁衍了好几百年的野马,并且讲到关于它们身世来源的两种可能性:一种说法是16-17世纪西班牙舰船在附近遭遇飓风袭击沉没,船上的马匹游上海滩,繁衍至今。另外,则有可能是那里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后,当地牧民为了逃避牲畜税和围栏法,将马匹在隔海相望的岛上放养,其中有的逃逸,久而久之成了野马。现在,一颗海地出土的化石可能解开这团迷雾。

这个新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教会在海地有一个历史悠久的项目,即在太子港以北,海边小镇林贝(Limbé)建有一座名为好撒玛利亚人(Hôpital Bon Samaritain)的医院。该项目的创始人,医生威廉·霍奇斯博士(Dr. William Hodges),不但自己把一生贡献给了海地平民的医疗事业,而且他的孩子也子承父业,完成学业后前往海地行医。

威廉·霍奇斯业余喜爱历史,毕其一生试图寻找哥伦布第一次横跨大西洋航行时,其旗舰在海地遇险所建立的城堡拉纳维达(La Navidad)。虽然他没有发现拉纳维达,但是却发现了另外一个也是西班牙人在那里的遗址雷亚尔港(Puerto Real)。霍奇斯在确定它并非是拉纳维达遗址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这个遗址的规模和考古学上的重要性。他联系了佛罗里达大学的费尔班克斯(Charles Fairbanks)博士,后者通过海地国家遗产研究所、美洲国家组织、国家人文基金会、海地林贝的瓜哈巴博物馆和佛罗里达大学,展开了为期七年的跨学科研究,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动物考古学家和建筑师进行。

这是1980年在海地雷亚尔港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照片(佛罗里达大学博物馆)
这是1980年在海地雷亚尔港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照片(佛罗里达大学博物馆)

考古研究发现,雷亚尔港存在于 1503 年至 1578 年间,在哥伦布来到加勒比海地区之后仅仅10年就开始有西班牙人在那里定居,还有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人,是前西班牙帝国的前哨,直到霍奇斯博士发现,已经废弃了四个多世纪,被利莫纳德镇附近的农田和牧场所覆盖。

这项原野工作从雷亚尔港废墟采集了大量动物标本。当时牛是肉食和生皮的主要来源,所以动物标本中绝大多数是从遗址的垃圾堆捡出来的牛骨,佛罗里达大学的学者用它们来研究牛的遗传育种。那时西班牙运来的马匹很少,作为殖民地官吏的乘骑极少会被宰杀,所以在127,000多件动物骨骸标本当中,只有8块是马的骨头,而且一直躺在博物馆的收藏柜里,其中之一是马的臼齿,还是在一处教堂遗址发现的。

海地雷亚尔港遗址(红色四边形)与美国钦科蒂格岛(上方浅蓝色圆圈)地理位置(佛罗里达大学博物馆)
海地雷亚尔港遗址(红色四边形)与美国钦科蒂格岛(上方浅蓝色圆圈)地理位置(佛罗里达大学博物馆)

最近佛罗里达大学动物考古学家尼古拉斯·德尔索尔(Nicolas Delsol)对那块马牙进行了研究。德尔索尔是动物遗传信息方面的专家,他很幸运,热带闷湿和高温并没有妨碍从这颗马牙中提取DNA信息,德尔索尔将其与世界各地的马匹的遗传信息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它们与阿萨蒂加/钦科蒂格的野马一样,都具有历史上比利牛斯半岛马匹类似的基因。

阿萨蒂加州立公园里的野马所有权归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本文开头所说的两种野马来源可能性当中,国家公园管理局倾向于英国殖民者逃税说,因为在附近没有发现有历史上的沉船。但是更多美国人则受 1947 年儿童小说《钦科蒂格的迷雾》以及后来改编电影的影响而相信沉船说,毕竟传奇更能抓住人们的心理需求。

这就是那颗海地雷亚尔港遗址出土的马臼齿,它的 DNA 或许有助于解开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马种之一,钦科蒂格小马的历史(佛罗里达博物馆/Jeff Gage 拍摄)
这就是那颗海地雷亚尔港遗址出土的马臼齿,它的 DNA 或许有助于解开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马种之一,钦科蒂格小马的历史(佛罗里达博物馆/Jeff Gage 拍摄)

在德尔索尔的研究发表之前,上述两种假说几乎都没有得到证据的支持。相信沉船理论的认为,作为牧民的英国殖民者不太可能把有价值的牲畜遗忘在岛上;而相信英国起源说的,则指出阿萨蒂加/钦科蒂格(Assateague/Chincoteague)附近没有发现有历史沉船。现在,德尔索尔的DNA 分析结果明确指出,西班牙探险家是阿萨蒂加/钦科蒂格岛上马匹最有可能的来源。他说,虽然在历史文献中没有广泛详细的报道,但西班牙人早在 16 世纪就开始探索现今美国大西洋中部沿岸地区,早期殖民者的文字记录往往零散且不完整,仅仅因为没有提及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到过而且带有马匹。

德尔索尔的研究有助于解开这一历史谜团,但是要真正让迷上《钦科蒂格的迷雾》的读者观众们释怀,恐怕还要等到明确记载或发现在那一地区有西班牙沉船的时刻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