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除夕迎新年时,世界许多地方都会响起许多人熟悉的一首歌。
歌中唱到:“昔日朋友怎能相忘,心中不怀想?昔日朋友怎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
这首歌在YouTube,SoundCloud,Spotify等网上平台以及其他地方有数百个演唱演奏版本。有些人认为,《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像《祝你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一样传播最广的歌曲。
“Auld Lang Syne”是什么意思?

答案源于苏格兰诗人罗伯特·伯恩斯(彭斯)(Robert Burns)1788年的一首诗,诗的题目是“Auld Lang Syne”。在18世纪的苏格兰语中,它表达“很久了”,或“为昔日之情”的意思。
伯恩斯将诗寄给了他的朋友和赞助人弗朗西斯·邓洛普(Frances),据灵感是来自他听到一位农夫唱的歌后所记录的歌词。
诗歌最初于1796年——伯恩斯去世当年——刊登在詹姆斯·约翰逊(James Johnson)的文集《苏格兰音乐博物馆》(Scots Musical Museum)中,后来日益流传开来。1799年,苏格兰歌曲收集人乔治·汤姆森(George Thomson)为之配上了今天人们所熟悉的曲调。
历史学家罗伯特·克劳福德(Robert Crawford)2011年对《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表示,从那时起,“它传遍和深入到全球各地许多文化中。它是一首可塑性很强的歌曲——对友谊没有专门定义,因此很容易被用于许多不同的场合”。
为什么在新年到来时唱这首歌?

苏格兰人和加拿大的苏格兰后裔至少是从19世纪初开始在新年舞会——Hogmanay Balls——结束时唱这首歌。
在美国,从1929年起,盖伊·隆巴多(Guy Lombardo)和他的“皇家加拿大人”(Royal Canadians)乐队演奏的《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成为元旦前夕广播中的保留曲目,从而使这首歌曲得到广泛流传。
歌中问道:我们怎样才能牢记昔日的时光与友情?伯恩斯的回答是,在新年到来之际,让我们举杯分享友善情谊。
本文初次刊发于202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