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79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推翻伊朗前政府以来,全世界目睹了伊朗侵略其他国家和人民,同时也侵犯了伊朗本国人民的行为。从袭击作为外交与国际和平标志的各国使馆到劫持人质,从杀害流亡人士到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毛拉神职人员悍然违反国际法,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斑斑血迹。
美国国务卿迈克尔·蓬佩奥(Michael Pompeo)指出,“伊朗无端发动侵略的行为由来已久,至今已有40年,除了侵犯其本国人民,还侵略其邻国,这实际上也是对抗文明的行为。从杀害和折磨本国人民,在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地杀害美方人员,甚至到今天为‘基地’(al-Qaida)组织提供庇护所,40年来伊朗一贯横行霸道,却可以不承担任何后果,实在令人悲哀。”
以下仅举几例说明。
袭击各国使馆

国际法承认使馆神圣不可侵犯。这意味着东道国人员不得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入使馆。根据维也纳公约(Vienna Convention),使馆必须受到保护, “舍免受侵入或损害,并防止一切扰乱使馆安宁或有损使馆尊严之情事。”
1979年革命爆发后不久,伊朗激进分子突袭美国驻德黑兰(Tehran)使馆,劫持52名美方人员为人质,长达444天。神职政权对这种行为给予认可,直至今日劫持人质的歹徒仍然在伊朗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
同样,12月31日美国驻巴格达(Baghdad)使馆遭到袭击,伊朗政权也是幕后黑手。少将卡西姆·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是其中的首恶分子。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武装团伙作为他的党羽在使馆外聚众闹事,为攻击行为煽风点火。
劫持人质
伊朗政权劫持人质的行为并不限于各国使馆。自1979年爆发人质危机以来,该政权一贯利用人质作为谈判筹码,企图获取其他国家的金钱或政策让步。在伊朗工作、学习或访问的外国人经常成为劫持人质行动的目标。

拥有双重国际往往是该政权泄愤的特殊对象。例如被劫持的有美国伊朗裔工商业者思雅马克·纳玛兹(Siamak Namazi)和英国伊朗裔救援工作人员纳扎妮•扎格里-拉特克利夫(Nazanin Zaghari-Ratcliffe)。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退休人员罗伯特·列文森(Robert Levinson)在伊朗失踪12年以上。为了争取列文森安全回国,正义奖励(Rewards for Justice)项目以2,000万美元的酬金征求线索。
杀害流亡人士
伊朗政权在海外对本国公民大开杀戒的行动遍及全球。
有时暗杀的目标是前总理沙普尔·巴赫蒂亚尔(Shapour Bakhtiar)等政治人物。他于1991年8月6日在巴黎(Paris)近郊住所被害。另外,伊朗的库尔德持不同政见者于1989年7月13日在维也纳(Vienna)被杀害。1996年2月20日反对派人士在伊斯坦布尔(Istanbul)被杀害。暗杀对象并不限于政治反对派。作家和其他知识分子也是该政权注意的目标。
支持恐怖

伊朗神职政权往往躲在代理武装团伙的背后从事肮脏的行为,历来是全世界支持恐怖主义的首恶分子。真主党在这方面臭名昭著。1985年6月,真主党在雅典(Athens)劫持环球航空(TWA)847号航班。真主党在1985年12月和1986年6月之间在巴黎制造一系列爆炸事件,导致12人被害,200人受伤。
1994年7月18日,伊朗政权支持真主党某自杀炸弹袭击者驾驶装满炸药的小货车冲入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阿根廷犹太互助协会(Argentine Jewish Mutual Aid Society)的建筑物,杀害了85人,其中有一名5岁的男孩,另有300人受伤。
2012年7月有关当局逮捕了一名伊朗行动队人员。当时他在保加利亚索菲亚(Sofia)某清真寺进行踩点活动。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指出,美国 “要求伊朗政权采取一个正常国家的行为” 。他强调伊朗必须停止这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