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学生段昊坤(Haokun Duan)在申请美国法学院时,发现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设有宗教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Religious Life),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现年25岁的段昊坤说,这恰恰是他选择南加大的原因。他还在学校里成立了孔子(Confucius)俱乐部。段昊坤即将完成硕士学位,他计划回中国,但他的目的不是去做律师,而是去传授儒学(Confucianism)。
美国许多私立大学都曾一度隶属于某个特定的宗教派别,但这种现象如今已不太常见。然而,许多没有宗教归属的大学也设置了牧师和宗教事务办公室,向所有学生们开放,不论有没有宗教信仰。
牧师邀请学生参与跨信仰对话,推出服务项目,在学生面临个人危机时聆听他们的倾诉,并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的助理牧师兼全国学院和大学牧师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haplains)会长黛娜·博迪安拉比(Rabbi Dena Bodian)说:“牧师的工作远远超出了他们自己或任何其他人的主日崇拜服务。”
博迪安说:“我们看到有些学生会想家,有些学生父母有困难,有些学生与情人分手或是与室友发生冲突――包括任何你能想象到的事情。”
伊玛目阿黛尔·泽布(Imam Adeel Zeb)是位于洛杉矶(Los Angeles)郊外克莱蒙学院联盟(Claremont Colleges)的穆斯林(Muslim)牧师,他说:“我是一家世俗机构的灵性向导。我通过我的穆斯林信仰与拥有其他信仰的人士分享我们传统中如何表达爱心、尊重和培育关爱的观念。”

在一个政教严格分离的国家,公立大学设置宗教办公室的情况并不常见。
但是,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拥有一个非常繁忙的精神和伦理发展中心(Center for Spiritual and Ethical Development),另附有一个接纳各种信仰的教堂,每周吸引数以千计的学生。
该中心主任罗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说:“我们拥有全美最大的多样性信仰中心。公立教育机构拥有我校这样的机构,可谓十分罕见。”该中心的资助主要来自捐献,而非纳税人的钱。
史密斯补充说,“我们认为,这种为每一个人提供服务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们有一个为穆斯林学生准备的斋戒浴池和一个朝向麦加(Mecca)的空间,以便他们知道向哪一个方向祈祷”。
南加大宗教生活主任瓦伦·索尼(Varun Soni)是美国大学第一位印度教(Hindu)精神领袖。他说,南加大有11,000名外国学生,他们常常对我们提供的服务感到惊讶,因为他们看到牧师在学生最可能需要帮助的时候成为他们的朋友。
索尼说,“我们推广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宗教意识的观念。如果人们来到像我们这样的大学,但在离开时未能更多地了解世界各种不同的信仰,这将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