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华人中,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是王赣骏,而焦立中则是首位太空站站长。焦立中1960年8月28日生于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市(Milwaukee),父母来自台湾、祖籍山东。1994年7月8日焦立中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登上太空,成为继王赣骏、张福林之后,第三位华裔太空人;1996年焦立中再次登上太空并走出航天飞机,成为首位漫步太空的亚裔;2004年焦立中第四次登空,成为国际空间站的站长。焦立中也是第一位访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美国人,他在那里与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见了面。
焦立中小的时候随父母搬到北加州硅谷附近定居,父亲焦祖韬博士是太空材料专家、母亲朱青筠是化学工程博士,父母的家庭教育对焦立中的成长影响很大。1969年阿波罗号登月,焦立中当时年仅8岁,就对登月产生浓厚的兴趣,播下今后成为太空人的种子。
1978年焦立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步其父母后尘攻读化工专业,伯克利毕业后,再入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读研究生,1987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公司从事航天材料加工、制造和工程研究,此后进入知名的劳伦斯利佛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工作,并参与航空航天局的科研项目。
1990年焦立中申请加入航空航天局,在数千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1991年7月正式成为宇航员。在训练期间,他通过各项测验,有资格担任空间站站长、空间站科学家及航天飞机飞行专家。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焦立中4次登上太空,每一次都出色圆满完成任务,其中2004年在国际空间站上与俄罗斯宇航员沙利波夫(Salizhan Sharipov)一起工作了半年多,完成多项实验及两次太空行走,并修复被损坏的仪器,得到高度评价。

2005年底焦立中结束了在航空航天局的工作,他在15年的航天生涯中得奖无数,5次获得航空航天局的嘉奖以及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奖章。焦立中先后在与航空航天有关的企业工作、在路易斯安那大学担任教授、在航空航天局担任顾问等。
焦立中于2003年结婚,妻子是荷兰裔美国摄影师,有两个龙凤双胞胎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