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尼西亚香草农奥古斯蒂努斯·达卡(Agustinus Daka)用牙签靠手工给种植园内的每一棵兰花授粉。大约九个月后,他回来采收藤蔓上成熟的香草豆。由于兰花的原生地是中美洲,达卡这里种植的兰花得不到昆虫的自然授粉。

奥古斯蒂努斯——他通常用的名字是奥古斯——是巴布亚省(Papua)一个村里为数不多的香草农的带头人。巴布亚是印尼最贫困的偏远省份,奥古斯所在村的大多数农民生活靠自给自足,种粮食是为养家糊口。

奥古斯说,“我想让我们的村比自耕有更多发展”。

Triptych: Hands displaying fresh vanilla beans, hands gripping dried vanilla beans, rows of labeled glass flasks containing dark fluid (© Thomas Cristofoletti/USAID)
从左至右:奥古斯蒂努斯·达卡在农场收获香草豆。这些香草豆将送到合作社晾干并在试验室接受检测。(© Thomas Cristofoletti/USAID)

在美国国际发展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的支持下,位于美国的合作商务国际(Cooperative Business International,简称CBI)出口公司为印地尼西亚的香草打造出全球供应市场。

此后,奥古斯的收入在两年内翻了一番。他是通过CBI直接与国际大公司挂钩的印尼5000名香料小农之一。

Photo of woman holding vanilla beans, framed display of company logos (© Thomas Cristofoletti/USAID)
位于马里兰州(Maryland)的味可美公司是通过CBI获得香料的国际企业之一。(© Thomas Cristofoletti/USAID)

奥古斯在收获香草豆以后,将它们卖给一家合作社。在那里晾干后,香草豆被运到位于大约300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印尼岛的城市克拉登(Klaten)的香料厂,最终从那里销往美国和其他国家。

奥古斯说,“我对我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感到骄傲”。

Sam Filiaci, center, and two others smelling vanilla beans (© Thomas Cristofoletti/USAID)
负责东南亚业务的CBI资深副总裁山姆·菲拉齐(中)与一些人在印地尼西亚克拉登的香料厂进行操作检查。(© Thomas Cristofoletti/USAID)

这座香料厂采用的进口设备来自纽约州(New York)、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肯塔基州(Kentucky)、俄亥俄州(Ohio)、印第安纳州(Indiana)和堪萨斯州(Kansas)。而奥古斯的香草则出现在美国超市的货架上——制成了味可美公司的香草精(McCormick & Company)和好市多(Costco)的香草冰淇淋中。

负责东南亚业务的CBI资深副总裁山姆·菲拉齐(Sam Filiaci)说,“虽然我们说这个设施雇用了700人,然而它在美国或在终端市场创造的就业还要更多”。

奥古斯出售香草的收入,使他能让家人得到更好的医疗——他四岁的孙女胡安妮塔(Juanita)一度患上疟疾,他50岁的妻子朱莉安娜(Juliana)有糖尿病。

他说,“现在我有希望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更详尽报道见美国国际发展署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