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电脑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在几分钟之内对某些癌症作出确诊将会怎样?

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神经外科专家小组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英文),介绍了他们在手术中——病人仍在手术台上——对运用人工智能的成功运用。

研究报告的执笔人之一、神经外科医生丹尼尔·奥林格(Daniel Orringer)说,“人工智能在手术室非常重要。对含肿瘤细胞和不含肿瘤细胞的组织往往无法用肉眼分辨,甚至用显微镜也难以判断”。

一般的情形是,手术后需要病理学家用30分钟时间在显微镜下分析取样结果,提供诊断意见。与此同时,病人被缝合,送到观察室等待结果。

然而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分析结果平均二分半钟即可出来,从而让手术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况,在病人没有下手术台以前就可以确定最佳医治方案。

奥林格说,对不同肿瘤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些最好通过手术,还有些则更适于采用化疗和放疗。

他说,“能够根据对肿瘤的了解确定正确的方案对治疗极其关键”。

这项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和病理学家对278个病人的确诊成功率旗鼓相当。单纯利用人工智能,癌症确诊率为94.6%,病理学家的确诊率为93.9%.

奥林格说,“我们对人工智能诊断癌症的能力感到很乐观。更好的诊断意味着更好的治疗方案。更好的治疗方案使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手段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