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举结束,宣布胜出人选后,胜选者获得的选票比例往往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请参考以下的实例:

开放的选举鼓励人们表达反对意见。候选人获得多数选票,取得胜选地位,说明选民们强烈赞同胜选者的议题。但是如果胜出的候选人获得的选票比例过高,则可能使人们对整个选举的合法性产生质疑。
不论胜选者是一位领导人或候选人代表的某党派,选举是否廉正取决于选民能否获得候选人的信息以及选民在各候选人之间自由选择的能力。
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研究世界各地选举问题的教授伊尔凡∙努尔丁(Irfan Nooruddin)说,如果某候选人在选举中获得近100%的选票,选票比例之高达到惊人的地步,往往说明出现了集权统治者压制反对派的情况。
努尔丁说,现在的压制行为往往采取在选举日前对反对派候选人进行骚扰和恐吓及限制他们获得竞选经费和接触新闻媒体的形式。
努尔丁说,由于国际选举观察员的努力,选举日的廉正性已经高于前数十年。但由于人们日益关注选举日当天的透明程度,热衷于独裁的人不得不将操纵手段转移到选举前。
在选举前的一段时期采取监禁反对派领导人,以刑法处置和平示威者和扫荡社交媒体等手段早在投票站开放前就已经破坏了选举的合法性。努尔丁说,如果没有观察员的监督,民主就处于弱不经风的状态。
某些民主政体采取议会制,在没有一个政党可以获得大多数支持的情况下,经常需要各政党组成联盟。例如:
- 德国2017年选举期间,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 )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Christian Social Union)获得33%的选票,得票比例最高。
- 以色列的利库德(Likud)党赢得2015年立法机构选举的胜利,仅获得23.4%的选票。
- 2017年大选,日本自由民主党(Liberal Democratic party)获得33.28%的选票,保持执政地位。
鉴于委内瑞拉即将举行2018年选举,国务院发言人希瑟∙诺尔特(Heather Nauert)表示,自由公正的选举必须有各政党和政治领导人的全面参与、适当的选举日程、可靠的国际监督和独立的选务机构。